《热血中华》第四百九十六章 保卫大武汉(一)

    第四百九十六章保卫大武汉(一)

    战争从来不是儿戏,每一场战役中的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成千上万条人命的去向,是死还是活,全在指挥官的决策之中。

    一个细微的决定,甚至关系到一场战役的成败,而一场小小的战役甚至能够动摇整个武汉会战的大决策。

    李长官对胡长官拒绝从令的事情感到非常的不满和震怒,没有守住信阳也就罢了,反而是拒绝按照原定命令进行布防,擅自调走部队,平汉铁路怎么办,武汉怎么办!整个江北战役都将会为此而付出惨痛的代价,继而陷入到被动的局势当中。

    李长官指责胡长官不遵从军令,擅自行事,而胡长官认为,自己也是有苦衷和难言之隐的,部队在信阳战役中付出了极大地伤亡,中央军的精锐本就已经不多了,既然是一场消耗作战,可不能在这一战之中将所有的部队全部折在了这里。

    淞沪会战的悲剧不能再次上演,因此,胡长官宁可背负被指责的骂名,也要全力的保住这七个师的部队,有些情况下,保存实力是必须的。

    作为平汉铁路的战略重地,信阳的失守,为武汉的保卫造成了极大地麻烦,可以从地图上清晰地看见,信阳失守之后,第十师团距离武汉只有咫尺之遥。

    中**队已经无法再集结优势兵力与日军展开阻击战役,汉口岌岌可危。日军可轻易的形成对汉口的东、北、南三线夹攻。

    “武汉,咱们还能继续拼一拼吗”看着地图上错综复杂的形势,沿着大别山山麓展开的一系列战役,以及密密麻麻的行军态势,吴成东拼的头大。

    可当他看见许晨风将信阳的位置打了个叉,写上日军第十师团已占的时候,吴成东便明白了一切。

    武汉三镇已是无险可守,时刻都有被日军第十师团攻下的风险。

    许晨风瞅着自己刚刚才画好的地图,摇了摇头,回答吴成东,说道:“没有意义了,仗达到这个份上,随着信阳的失守,武汉已经失去了其战略意义,继续拼下去,除了死伤更多人之外,终究还会落到小鬼子的手中,力拼,已经不值得了。”

    “不会吧,咱们江北战区二十三个军,这么多人,难道还凑不出七八个军来保卫武汉吗,就这么的将如此重要的城市拱手让给小鬼子,怕是无法向全国人民交代啊!”看得出来,对于即将就要被日军所进攻的武汉,所有人的心里头都非常的急躁。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消耗战的意义,这场武汉会战还是被许多的官兵们给当成了保卫武汉的防御战。

    武汉会战,其实综合来讲,应该说是“保卫大武汉”!

    大武汉,并不仅仅局限于武汉这一座城市,军政部组织这场会战的真实意图乃为消耗日军而发动的消耗之战。

    如何能够吸引日军投入更多的兵力来与中**队进行旷日持久的持久战呢必须要有一个足够吸引他们拼尽国力而进攻的诱饵。

    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为富庶繁华的轻重工业重点城市,充满了传奇色彩的武汉令日军垂涎三尺。

    夺得了武汉,意味着日军将会彻底控制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可攻退可守,扼守长江要塞,对中国华北华南地区形成实际意义上的占领。

    许晨风的不急不躁,是因为他吃透了持久战的具体意义,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士兵和军官都如同许晨风这般“豁达”。

    韩龙、吴成东两人便执迷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尽管许晨风多次的解释过持久战,可当事态严峻,中**队节节败退之时,愤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