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华》第五百四十五章 元气大伤

    第五百四十五章元气大伤

    部队派系之间“歧视”的观念,由来已久,不是三两句话就能够说清楚的问题。

    三十一集团军的汤长官与第五战区总司令李长官之间的矛盾,仅是这派系之争的冰山一角。

    好在,将帅不和的矛盾及时的得到了控制,在民族大义的面前,各自把握好了分寸,但是,这也是中**队中存在的最大隐患。

    这一次的危机被控制在了恶化的边缘,那么下一次呢下下次怎么办

    东北军、西北军、中央军、桂军、晋绥军、川军、八路军、新四军等等……

    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组成部队成分过于复杂,虽说帽子上都印着国徽的印记,都在青天白日旗下作战,但是却难以形成铁板一块的战斗力,历史恩怨,个人私仇都是严重影响军队战斗力团结的因素。

    就连军政部也是带有一种“偏见性”目光去审视看待各派系部队。

    中央军优先、黄埔系优先,战斗力强悍的地方军次之,川军最后……

    所有的物资分配,均是按照这个潜规则执行,让各派系的官兵们非常不满,就连委员长本人也对此多次发表意见和看法,力争消除这种偏见之念。

    然而,军政部对于潜规则的原则,依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消除偏见,更多的成为了一种表面文章做派。

    自给自足才是各支旁系部队的生存方式,纯靠军政部的补给和补充,难以短期内尽快的形成和恢复战斗力。

    如何“自给自足”,这倒成了困扰上百万作战部队的又一个严峻的问题。

    士兵们拿不到饷钱,军心就会涣散,军心涣散就会导致战斗力严重衰退。整个中国,包括中央军在内的作战部队,将近一半以上的官兵不能及时的拿到饷钱,随着江浙重要经济中心地带沦陷,国民政府的财政捉襟见肘,即便是执行战时经济的先军原则,也无法确保所有部队的军饷得到保障。

    更何况,通讯设备和方式的落后,也是一个大麻烦。

    部队在作战过程中,士兵阵亡的消息以及部队兵力扩充的信息不能第一时间回馈到上级部门,上面下发的军饷往往是按照编制内人头数下发军饷,这就又导致了大部分的在编官兵没有军饷可拿。

    无饷作战,已经让极大一部分的士兵们包含怨气作战,但是,与军饷不足相对应的问题还有粮食不足。

    没有军饷可拿的同时,也没有饱饭吃,空着肚子,怎么打仗

    接连经历两次大规模战役的第五战区部队,只有少量部队得到了装备和物资的补充,然而,这种补充却依然存在局限性和偏见。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许晨风的777团,因为沾了黄埔生的光,777团的官兵们才有幸得到了苏械装备和罐头食品的给养补充。

    这种行为和方式,让三十三集团军的其他部队官兵们均是表示不满,也进一步的加深了他们对许晨风的排挤和挤兑,终究不是一路人……

    战后的第三天,随着分散的各部队陆续归建,三十三集团军重新驻扎在了枣阳和宜昌等地区。

    许晨风也统计出了部队的伤亡,这一次的随枣会战,在田家集战役和枣阳攻坚战中,777团的伤亡在600人左右,伤亡达到了五分之一。

    相对比其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