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华》第五百五十章 传承者、守护者

    第五百五十章传承者、守护者

    “我们是文明的传递者,国家文化的传承者,我们可以享受祖辈们带来的荣耀和辉煌,但是却没有资格去断送文明传承,中华民族的复兴,任重而道远,但是,充满荆棘和艰难的前程,却不是我们止步不前的理由和借口,历史的使命背负在我们这代每一个人的肩头上。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这是责任,更是义不容辞的义务。”

    静静地聆听着张自忠将军的教诲,许晨风将每一个字都牢牢地记在心里头。

    别看许晨风现在已经是二十五岁了,也是一个父亲,但是,实际上,他依然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好多的道理,他明白,但是却从未记到心里去,人生路远,沿途上有贵人相助,更有小人扯后腿,捅刀子。

    好在,直到目前,许晨风的人生是幸运的,这一路上多有贵人扶持帮忙,给他引出了一条前行之路,他似乎是上天的宠儿,这一路上,都有人为他遮风挡雨,排忧解难,教他明辨是非真假和善恶。

    一个人的成长,不是看你经历了多少磨难和风云,而是看你在这些经历中,是否察觉和认识到什么。

    老团长吴成国和师长赵登禹,自己以后会吃亏,摔跟头,可是,直到现在,许晨风都不曾感受到,什么是吃亏,到底是吃一个什么样的亏,才叫吃亏呢

    张自忠从军二十多年,手下效力的军官不计其数,这么多年里,手下军官里头,性格上最像他的,还是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在许晨风的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不知不觉间,已经是二十年的时间了。

    1916年的时候,初出茅庐的张自忠在同乡的介绍下,第一次见到了冯玉祥,就此,踏上了一条辉煌的军旅之路。

    就连他本人都没有想到,从一个小小的排长,23年之后,已经成为了管辖数万人的集团军司令官。

    二十三年风雨路,二十三年血与泪的挣扎……

    二十三年风霜的磨砺,再也不是那个一腔热血,容易冲动的毛头小子了,从“张扒皮”到“活关公”,他是唯一的传奇名将,张自忠。

    这位在抗日战火硝烟中,扛起抗日大旗的西北军名将,此时已是48岁了。

    此时看着这位刚满二十五岁的年轻军官,张自忠的眼中满是羡慕和感慨,二十三年前,自己也是跟他这么大的时候,遇到了一生的贵人冯玉祥大帅。

    相比自己坎坷的从军报国之路,许晨风的道路要顺畅许多。

    羡慕的是许晨风年轻气盛,感慨的是这个青涩的毛头小子还是要经过更多的历练才能够成长。

    “晨风,记住了,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种境地,这辈子都不许你做出背叛国家,背叛民族之事,时时刻刻都要在心中牢牢记住,你是一个中国人,你的身体里流淌着炎黄血液,你是一个挺着脊梁,具有人格尊严的中国人,任何情况下,都不许向日寇,不,不许向任何侵略者弯腰低头!”

    许晨风身躯为之一振,义正言辞的保证道:“是,卑职谨遵司令之语,此生铭记中国人的本分,绝不会做出任何有悖于中国人尊严的大逆不道之举,若青山为证,大河为证,我许晨风在此立誓,若是有违背誓言,人神共戮!”

    即便是发了誓,许晨风也不理解,为何张自忠要跟他说这么一番话的意思是什么。

    或许,本来就没什么意思,只是张自忠感慨自己即将年近五十的一份感触罢了,恰好许晨风过来,将心中的郁结之气一吐为快。

    张自忠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