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中华》第五百五十五章 国际局势的变化

    第五百五十五章国际局势的变化

    极致疯狂的背后,便是灭亡的起点。

    区区弹丸之国,居然敢主动挑衅苏联这种庞然大物,谁给的勇气

    勇气可能来源于三十五年前的日俄战争吧,在那场战争中,日军全歼沙俄太平洋舰队,陆军更是杀得俄军惨败,以至于动摇了沙皇在俄国的统治基础,为沙皇后来的覆灭埋下了隐患,这场战争是东亚国家对欧洲国家史无前例的胜利。

    如今时隔三十五年,日本还是那个日本,只不过,这段时间里,沙俄变成了苏联,一个更加强盛的联盟国家取代了帝国主义。

    军界中很多有远见的官员们极力反对向苏联发起进攻,他们认为,在中国战场陷入僵局的情况下,倘若开辟第二战场,南下的同时进行北上,这对日本的国力而言,将会是一个极大程度的消耗,苏联不是中国,更不是不堪一击的东南亚国家。

    若是开战,必然会陷入长期战役的泥潭,况且,苏联的武器装备远远胜过于日本,苏军能够轻易的集结起大规模的机械化兵团,甚至上百辆的坦克军团集体进攻都不是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最强大的关东军,也难言取胜的说法,当前的日本无力承担起两面作战的风险。

    可就是在这种反对的声音中,实现“大东亚共荣”的野心蒙蔽了决策层的双眼,丧心病狂,用一种秘而不宣的方式,挑起了诺门坎战役。

    这场战役的结果将会直接影响到日军未来数年的军事计划。

    究竟结果如何,此时战役正在胶着的行进中,谁都不敢轻易的妄下结论,整个日军军界都在期待着诺门坎战役的捷报传来。

    唱衰谁若是敢在这个时候说出不一样的声音,必然会招致整个日本军界的讨伐和指责。

    因此,筱冢义男闭嘴不言,阿布弘毅不敢多说话,只敢在筱冢义男的面前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

    诺门坎战役的结果最终可能会对中国战场产生影响,可那也是之后的事情了。

    眼下第五战区之中,军备匮乏的局面仍旧是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得不到新兵补充,靠谁打仗呢

    别看第五战区毗邻重庆,可即便是在重庆政府的眼皮子底下,军政部对第五战区的支援都少得可怜。

    中国贫弱,尤其是在战争爆发之后,政府宣布国家进入战时状态,实行战时经济,以优先服务军队为主导经济体系,可即便如此,国内的生产远远不足战争内耗需求,必须要依靠海外援助才能撑起脆弱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军队需求。

    当日军相继攻克上海、广州等重要的港口城市之后,几乎断绝了海外支援的渠道路线。

    日本海军完成了对中国沿海的封锁,现在想要从海外对国内进行补给,最主要的路线则是通过越南登陆,然后穿过国境线,输送到云南,亦或者是从北部湾地区登陆,没有大型港口作为倚仗,物资运抵国内,几乎少的可怜。

    里面的出不去,外面的进不来,这种尴尬的处境还将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如果不能尽快的突破日军海上包围圈的话,对于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影响将会是持续性的衰退。

    然而,中国沿海的海军几乎已经全军覆没,仅有的几艘舰艇也退守长江内线,协防重庆,更是在武汉会战中,折损了许多艘舰艇,想要依靠海军的实力来突破日军封锁,无异于难上加难。

    想要改善这种困苦的局面,则需要仰仗欧洲列国的帮忙,亦或者是美国的出手调停,若是单靠中国一国的国力,难以抗衡日本。

    &n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