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绝唱》【第33章·沉浮起落萧内监】2

    杨思勖瞥了萧江沅一眼:“你少来。我平日里做事还好,领导别人做事,除非领兵打仗,不然也是万万不能,即便我今日成了内侍监,也是绝对不愿意管事的,这一点你知道,大家也知道——这便是我要说的‘第三’,实权终究是要归于贤弟手中的。大家用心良苦,你可莫要装作不知,叫大家寒了心。”

    萧江沅不予置否地微微一笑,道:“可阿兄也知道,这些年来,就连点卯,我都鲜少到内侍省里来,对于其中大事小情,我了解的着实不多,若只是我自己,一时间也难以琢磨清楚,阿兄还得帮我。”

    杨思勖道:“那是自然。其实有关庶务这一块倒好说,顶多事情繁琐点,你熟悉熟悉,很快便能上手,主要注意两点就行。一则,贤弟须得知道,不论皇太后还是皇后,宝玺金印都是束之高阁的,平日里向来直接用咱们内侍省的印,故而内侍省在内廷不仅举足轻重,权势更是首屈一指,内侍省负责之事又常与外朝有所关联,是唯一一个能集内廷与外朝事务于一身的官署,其地位之特殊敏感,非外人不可想象。”

    “阿兄是想告诉我,务必看清自己的身份,不得在内廷勾结,更不可与外朝结为朋党”

    “宦官们都是直接对帝后皇家效忠的,像你我,从前只是对天子,今后还要加上皇后。大家待你我不薄,又有知遇之恩,自然是要效忠到底的,万不可为了权势,效仿那些奸宦——咱们宦官的名声都是被那些人搞臭的!”杨思勖说着鄙夷地撇了撇嘴,见萧江沅似笑非笑,忙道,“我并非质疑贤弟的人品,只是看得出,贤弟之成就绝不会止步于四品。人在高位往往会有所迷失,贤弟如此年轻,将来便只会一帆风顺了,没有挫折,人便难以保持清醒,从而铸成大错,这样可惜的少年,我可见过太多了。”

    对于自己将来是否会飘飘然到忘了初心,一步步踏入权力的漩涡,再难脱身,萧江沅还真不敢确定。她知道杨思勖是真心担忧自己,便颔首道:“阿兄放心。”

    “二则……”杨思勖轻轻一叹,“咱们做宦官的都是苦命人,竞争也好,谋利也罢,切记就算你不会相帮,也绝不可拆彼此的台。”

    任何地方都会有些不写在条例上的规矩,众人皆默认并心照不宣地执行,这个萧江沅是知道的,只是没想到宦官中的竟是这样——若当真都能做到这般坦荡友好,那倒是不错。?这样想着,便见宦官们来贺喜了。

    杨思勖对于这样的场面见过不少,可还是非常不习惯,一直傻笑着打哈哈,回头见萧江沅依然一脸平日里最常见的微笑,看似亲和不摆架子,实则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疏离凌然而生,不觉暗叹,自己的担心着实有些多余,贤弟这样的人,本就是为权力而生的,她站在那里最合适不过,仿佛她本就属于那里一般。

    一整个下午都与陆陆续续络绎不绝的宦官待在一起,萧江沅这还是第一次。相处下来才知道,这宦官的门道何止杨思勖说得那样简单,她要学的还有很多,正如她家阿郎说得那样。

    一时间不觉抬头,透过窗子看向乾陵的方向。从前她总觉得,在则天皇后暮年之时,是自己在守护她,今日方知,则天皇后将自己保护得有多好。

    暮色西沉,该是晚膳的时候。萧江沅迈向明德殿的脚步比往日多了几分轻快,脸上却看不出什么,只是经过的宫女宦官,都莫名地感到少了几分疏离而多了几分切实的暖意。他们尚且能感到,李隆基的感觉来得就更明显了。

    他从御案后抬起头,从头到脚地打量了萧江沅一遍,唇角一勾:“只是升官而已,至于高兴成这样”

    能看到她如此情绪外露,可太不容易了,想来她如今最多不过十七岁左右的年纪,若是别人登临正四品,何止如此他倒是希望她再鲜活点,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大家言出必行,这对奴婢来说更值得高兴。”

    李隆基闻言有点心虚。他是帮着她以宦官身份在内廷外朝站稳脚跟,可不代表他已经放弃了恢复她女子身份。

    萧江沅道:“薛王太妃对后宫事务已全然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