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绝唱》【第13章·范阳卢氏有贤名】①

    姚崇和魏知古不对付这件事,但凡是个不傻的,都能看得出。姚崇经常以魏知古小吏出身说事,势要让自己压魏知古一头,成为宰相中的一把手。

    魏知古怎能甘心示弱他身为功臣,在上皇还是相王的时候,就在其身边做事,和郭元振一样,算上皇的人,却未曾如郭元振一般遭李隆基猜疑贬斥;经历张说、王琚、刘幽求和钟绍京等事之后,他依然屹立在政事堂里,地位不降反升。他的能力不及张说,也不如王琚讨天子欢心,天子还能这般待他,那不就是因为自己对天子来说,不可或缺么

    虽然他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哪一点让天子这般看重,事实上早在张说被贬外地的时候,他就已经暗自把行李收拾好了。但既然天子留下了他,还让他做到了门下侍中,他就要秉承天子之志,为了缔造盛世,发挥且奉献自己的一切。

    ——这一点,魏知古着实误会李隆基了。

    李隆基本意是想为姚崇找一个副手,他本以为魏知古这个人性子较软,又是功臣里难得听话的人,且能力一般,政事上便不能与姚崇一争高下,想争也争不过。可李隆基怎么也没想到,功臣别的坏习惯,魏知古没沾染上,唯独跟姚崇八字不合这一点,继承了个十足十。

    好在姚崇和魏知古二人表面虽不合拍,工作中倒还相安无事,政事分配相宜,竟无一丝耽误。但李隆基也知道,这就好比是暴风雨之前的宁静,维持不了多长时间,他得抓紧时间,尽快找到下一个能胜任门下侍中之人才行。

    这边李隆基的眼波在姚崇和魏知古两人身上转来转去,那边魏知古已经向李隆基行过礼,还没来得及开口说正事,便见姚崇抚掌而笑:“方才圣人与我正说到这主理选官之人选,没想到这么快,这人选便到了。”

    话音未落,李隆基和魏知古便都睁大了双眼,先朝姚崇看去,又彼此对视了一眼。

    姚崇会推荐魏知古主理选官他们没听错吧……

    李隆基转头冲萧江沅挑了挑眉,见萧江沅点头,不禁想走到殿外,看看天上是不是有两个太阳。

    魏知古对此也很诧异,但他想的是,姚崇能这样做,其中一定有问题,他还没想对姚崇如何呢,这姚崇就要先下手为强了

    姚崇这个田舍汉,连他这个仅存的功臣宰相都不肯放过,心肠未免也太黑了。

    魏知古心下虽这么骂,面上也合不来,但眼下毕竟是在天子面前,姑且给姚崇几分薄面:“魏某不知姚相公是何意思。”

    李隆基看向姚崇:“我也不知姚公到底有何打算。”

    姚崇笑道:“选官一事,乃是吏治重中之重,向来两京并行。长安的人选,老臣已心中有数,稍后再禀,这东都的人选,便非魏相公莫属了。”

    这对于李隆基来说,倒不失为一个好机会。魏知古人在东都,门下省的庶务便得另着人暂时代理,这样一来,日后罢免魏知古的相位,改拜别人,也显得不那么突兀又绝情,李隆基也正好可以仔细审查一下,最好便从门下省提出一人来顶替魏知古的位置。

    五月选官,事多繁重,两位首席宰相一个坐镇长安,一个赴东都主理,倒也合理。魏知古一见李隆基神色,便知此事恐怕拒绝不了,再说去东都选官对他一个吏部尚书来说,也是份内之事,他也没什么拒绝的理由。可心底终究有些不甘心,他便开口,非要问上李隆基一句:“不知圣人意下如何”

    李隆基自然是支持姚崇的,却不能那么说:“我觉得满朝文武之中,没人比魏相公更能胜任的了。”

    魏知古暗叹一声,拱手道:“既如此,臣听圣人的。”

    “好好好……”李隆基笑容可掬,“魏相公到时可要早去早回啊。”

    李隆基本是客气客气,魏知古就不这么认为了。他对于圣人这一隐晦的“承诺”很是信任和感动,不禁挺直了腰背,想让自己看起来比姚崇神气一些。

    这自然逃不出姚崇的法眼。他却只是笑笑,随魏知古去了。对于他来说,能与圣人心照不宣把魏知古支出长安,就是成功。目的既已达到,这魏知古想必在政事堂里待不了多久了,让一让他又有何妨

    这样一耽搁,魏知古便把自己今日来见李隆基的目的给忘了,李隆基想要处理的事已经处理完毕,姚崇接下来也没什么话好说,殿内便陷入了一种既莫名又尴尬的安静之中。

    见君臣三人笑容满面,半晌都不说话,萧江沅轻咳了一声:“大家,今日魏相公来此,想必有事要说。”

    魏知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