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绝唱》【第29章·覆田劝农宇文融】(1)

    源乾曜本就与宇文融交好,自然希望他能才华尽显,平步青云。见宇文融在听到李隆基在朝会上的提问之后,便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就连在监察百官廊下用食的时候,他也有些心不在焉,源乾曜便知他必然是有了主意。廊下食刚一结束,他就不顾宇文融的否认和拒绝,拖着便往紫宸殿跑了。

    “启圣人,臣有一人想要举荐。”

    李隆基十分敏感地道:“源相公此番举荐,是否为了人口一事”

    源乾曜郑重点头:“正是。宇文御史心怀社稷,胸有大才,想必能帮得上圣人。”

    进殿之后除了行礼便缄默不言的宇文融,闻听此言,转眸看了源乾曜一眼,那目光中竟似有一抹不情愿,动作虽小,却还是被萧江沅和李隆基捕捉到了。

    被推荐到天子面前展露才华,多了一个升官立功的机会,其他底层官员求都求不来,他有什么不愿意的

    监察御史虽才八品,但也是常参官,是要每日入宫参见李隆基的。宇文融做监察御史的时候,就很不爱说话,给人一种惜字如金的感觉,虽比起其他动不动就长篇大论,对天子臣民发表不满意见的御史来说,显得没那么尽忠职守,但却因此很得李隆基喜欢——谁会喜欢那些总指出自己缺点的人呢

    但御史就是干这个的,李隆基不仅不能发怒,人家骂得好了,他还得给赏赐呢。宇文融不声不响,既不让李隆基不开心,也不用李隆基破费,正合李隆基心意。但也因为这样,李隆基一直以为宇文融才华平平,从没想过有朝一日,他竟能被源乾曜推荐到自己面前,为的还是满朝文武都不敢轻易开口的大问题。

    他一直想要找的人才,原来就在他身边

    见李隆基盯着宇文融不说话,宇文融更不开口,源乾曜一时尴尬,有些恨铁不成钢地用胳膊碰了碰宇文融,示意他主动点。可宇文融就好像什么都没感觉到一样,还是眼观口鼻,一尊石雕一般。源乾曜绝望了,忙求助地看向了萧江沅。

    萧江沅也觉得一直这么沉默不是个事,便对李隆基耳语道:“大家,看来宇文御史确如源相公所言。这种异于常人的小脾气,不正是那份才华才能给予的自信么他既有大才,又极有可能帮助大家解决这最重要的问题,大家身为君主,礼贤下士也属应当。”

    想当年李隆基拜姚崇为相的时候,不也被姚崇拿捏了一下么这种事他清楚,不论是臣子给自己抬高身价也好,还是像姚公那样恐防所托非人也罢,确实都可以佐证萧江沅刚刚说的话。李隆基便道:“源相公说,你能帮得上我,是真是假”

    宇文融这才道:“是真。”

    “你心中可是已有计划”

    “是。”

    “那你打算如何帮我”

    宇文融又不说话了。

    源乾曜有点急了,小声地道:“圣人正问呢,你倒是说话啊!”

    李隆基和萧江沅相视一眼,都是意外地一笑。李隆基想了想,问道:“你是担心自己官位太低,没有议论此事的资格”

    宇文融摇了摇头。

    李隆基又问:“那你是看满朝文武都没开口,你不过是区区八品御史,所以不敢”

    宇文融又摇了摇头。

    “你不会是……不想告诉我吧”李隆基笑容犹在,声音却渐低。

    萧江沅这时道:“圣人乃是爱才之人,御史若有什么想说的,但说无妨。圣人不仅不会治罪,还会给予赏赐,以回报御史对大唐和圣人的忠心。”

    谁说我不会治罪了他这样戏弄于我,我还给他赏赐李隆基心下喧嚣不断,却只能微笑着吃了这哑巴亏,便听宇文融暗叹一声,道:“臣是不愿。”

    “为何不愿”

    “臣担心说了也没用,不仅圣人不会认可,满朝儒臣恐也嗤之以鼻。”

    李隆基忍不住有些发笑:“你就对你自己这样没信心”

    宇文融淡淡地道:“臣是对圣人和满朝儒臣没信心。”

    这个宇文融刚才说什么李隆基不禁有些不服气,一时竟忘了有些臣子是喜欢一开始语出惊人,来引起君主注意的,比如当年的王琚。他立即道:“那便请宇文御史好好地讲一讲,我自当虚心学习,洗耳恭听。”

    宇文融仍是没说,而是先问:“臣敢问圣人,是否决心要解决此事”

    “当然。”

    “那么臣的建议,是否只要可行且有效,圣人便能同意”

    你到底还说不说了李隆基忍不住腹诽,面上则道:“当然!”

    宇文融终于不再惜字如金,也开始长篇大论起来。他告诉李隆基只需做好两件事,这个问题便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其一为检田,其二则为括户。

    所谓检田,是检查全国的农田,第一是看看其中有多少是已经买卖、不再记于原百姓名下的,还有多少成了无人管问的荒地,好予以重新分配和管理;第二是要将那些逃户离家之后开垦的荒田,重新录入户部档案,开始新一轮的征税。

    所谓括户,就是彻底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