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只是传教!
点点头,朱明忠的语气中带着嘲讽的味道。
这些传教士就是殖民者先头,他们每到一个地方,会借助传教士了解这一地区,对于强者,他们当然只是传教士,是和平的使者文化的传播者,而对于弱者,他们就会摇身一变,成为殖民者的先锋。
在中国接触基督教传教士的过程中,明末的传教士无疑就是和平的使者和文化的传播者,至于晚清,那些欧洲传教士扮演的角色,就是列强的侵略先锋。而这一命运的不同,正是因为国力的不同所决定的。
在明末西洋传教士记载中的大明,是发达的富足的,民众彬彬有礼而且积极向上善于学习的,而反面到了晚清,传教士口中的中国却变成了贫穷的无知的愚昧且麻木不仁,是什么导致了这两种截然国人,归根结底还是满清近三百年的奴役导致的。
那些传教士在宗热狂热下前往世界各地传教,正是为了让所谓的未开化的野蛮的非基督徒都沐浴在基督的光辉之中,要知道这个所谓的文明,可是曾烧死过科学家,曾焚烧过不知多少科学著作
嘲弄似的言道着这个曾在长达千年之内,用火刑与宗教审判阻碍文明发展的基督教,朱明忠很好奇,为什么那些叫嚷着打倒孔老二将近代落后的原因归罪于儒学的人,没人去说说基督教是怎么导致欧洲的落后。没人去说说,基督教在欧洲的世界扩张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大航海时代的先驱达伽马花两年远航亚洲,支撑他的其实是无知和宗教狂热,而在果阿——葡萄牙人在印度的殖民地,他们在那里修建了不少民宅和教堂修道院等,并以世俗权力打压印度教徒及回教徒,导使该地多数人口归信天主教。让那些印度教徒回教徒改信天主教,这种成就取得,正是凭借着世俗权力对宗教的帮助。
同样,这也是朱明忠的所希望看到的,他希望借助宗教力量,去改变整个华夏对于扩张态度。
不过,尽管如此,就现在看来,基督光辉不仅没有阻隔欧洲文明的发展,反而对推动着其文明的发展,为了证明基督文明的发达,他们就必须要借助科技,而不是像某些宗教那样通过愚昧的摧毁文明,通过野蛮的征服,来进行宗教扩张
朱明忠所说的自然是意有所指,所指的自然就是那个千年不变的神教,即便是在21世纪,同样排斥进步排斥文明的神教。
而进行扩张的驱动无非只有两种因素,一种是利益,这种利益无非就是对土地财富的渴求,但是这种扩张是无法持续的,因为他们会止步的于利益,就像中国古代对于东南亚以及北方的态度一样,每每扩张总会受限于自然环境的恶劣,而让中原王朝觉得无利可图,由此只是接受他们的臣服,因为在中原王朝的许多人看来,这种征服是得不偿失的,是无利可图的,更谈不上什么荣誉。但是,直接持之以恒的扩张是什么?是思想是宗教上的狂热
沉吟片刻,朱明忠用另一句话道出的他的想法。
扩张的面具之下是一种思想,而思想是无法阻挡的!
宗教,同样也是思想,当思想足够狂热的时候,这世间就再也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阻挡这种狂热,而在宗教狂热下的传教士们会以向野蛮传播文明为已任,深入世界各地,那怕是蛮荒之地也不会阻挡他们的脚步,他们会以向野蛮人传播文明为最高的荣耀。当然,这种荣誉需要官方的认可,比如于孔庙东西庑奉祀,将其封圣不,封贤。
就是封贤!
就是享孔庙东西庑奉祀的封贤,而这种封贤与梵蒂冈封圣遴选所谓的圣人,需要认可神迹不同,封贤并不需要神迹,只需要他们在传播儒教的过程中,达到圣人的教化四方的条件。
这件事,似乎有些搞头。
兴致勃勃的朱明忠眼睛眯成了缝儿,他似乎找到了一个协调儒学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平衡点,既然儒学早就渗透到国人的骨子里,那就把儒学宗教化,再借助宗教化的儒学,实现对海外的扩张。
至于孔家嗯,大不了,也就是充当教宗角色,一个提绳木偶罢了。
没错!
就是这样,下一步需要好好的研究一下,研究一下如何变儒为教,让儒家名副其实的成为三教之一吧。
看来,这地方上的孔庙是应该大修了!
在朱明忠这么寻思着时候,顾炎武的心里却是一时间无法平静,儒学在他的心中的地位极高,他或许反对理学,但并不意味着他反儒,尽管他认同儒教这一说法,而且也支持对外传播儒学,甚至也认为这是儒者的责任,但在另一方面,他却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但他却又说不出来到底是什么地方不对,虽说大王说的非常在理,甚至让最为顽固的人也无法挑出毛病来,但,似乎总有不对劲的地方,到底是什么地方?
顾炎武说不出来,但是直觉告诉他,一切没有那么简单,大王想在化儒为教,真的只是为了扩张?至于接下来,大王在那里言道着向海外流放的那些士人,亦可以起到教化的先导作用,他同样也没有听在耳中,因为此时,他的心中尽是种种疑惑。
到底是什么不对劲?
心下这么思索着的时候,顾炎武想到了在过去的几个月间,枕戈待旦的忠义军一直在进行的北伐的准备,想到此次北伐将要收复山东,顾炎武的心底突然意识到,也许,化儒为教,就在这北伐之后,就极有可能加以推行。
这到底是好或是坏?
就在顾炎武的心底反复思索着种种可能的时候,那边有军正司的送来了一份情报。接过那份密电,展开的瞬间,朱明忠的脸色就是一变,然后急声说道。
这怎么可能!
大王的惊讶将顾炎武游离的心魂收了回来,他看着诧异不已的大王,尽管好奇,但是并没有开口询问,作为参军府的参军,他很清楚,军正司并不是他应该插手的,尤其是当涉及情报事务的时候,除非是大王的主动告诉他,否则,他甚至不能主动表露对这一事情的好奇。
到底是什么事?
注意到大王的脸色不时变幻着,而且那眉头越皱越紧,这倒是让顾炎武越来越好奇了。
大王这是怎么了?
同样,顾炎武更好奇那份密电中的内容,现在电报于江北都是一件机密,只有少数几条电报线,仅只进行军事上的应用,至于政令下达,仍然是通过最传统的方式加以传递,尽管参军府多次提出希望能够分享电报,但是一直都没有得到大王的同意。
大王为何不同意?
保密,除了这个理由,似乎也不需要其它的理由,有时候,只是这一个借口也就足够了。可是,每个月几万两的电报支出,这笔支出,仅仅只用于军事电报的拍发,未免也太过浪费了。
当然,对于朱明忠来,这会他压根就没有考虑这些问题,也不会去在意顾炎武的想法,或者现在电报的保密有多么的浪费,对于他来说,这会刚刚接到的这份电报中带来的消息,让他震惊到了一时间难以接受的地步。
惊愕了好一会,朱明忠才看着顾炎武说道。
热兰遮城,让郑家给夺了下来!
历史总归是没有太大的变化,现在热兰遮城终于还是被中国人给收复了,原本朱明忠还想等到大陆的战事结束之后,再派兵夺取热兰遮城,然后掌整个台湾,在台湾设立郡县。
但是现在,已经不需要了,因为热兰遮城已经被郑家给夺了下来。
热兰遮城?郑家?
先是诧异片刻,然后顾炎武才试探着问道。
台湾南部的热兰遮城?郑成功什么时候动的手?
对于热兰遮城顾炎武并不熟悉,不过因为他之次曾看过台湾地图,而且在之前与大王的谈话中谈到了台湾荷兰势力的存在,对于台湾向南拓殖的阻力,所以,倒也不至于不知道热兰遮城在什么地方。
没错!
点点头,朱明忠苦笑道。
不过夺下热兰遮城并不是郑成功,而他老子,郑芝龙!
什么!
惊讶的站起身来,大惊失色的顾炎武立即急声说道。
郑芝龙,这怎么可能?他,他不是在宁古塔吗?
郑芝龙!
对于这个名字,顾炎武并不陌生,郑芝龙是导致隆武朝灭亡的元凶之一,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郑芝龙的降清,大明也不至于败的那么快。不过,还好,郑成功挽回了一切,若非是郑成功的话,恐怕就连大王娶王妃王妃!
突然,顾炎武意识到了问题所在——郑芝龙不仅仅是郑成功的父亲,同样也是王妃的父亲,也是大王的岳父!
这会,顾炎武终于知道了,知道大王的脸色为何会这么变化不定,那眉头为何会越皱越紧。
郑芝龙是汉奸!
这是毫无疑问的!
是大明的罪人!
这也没有任何异议!
无论如何为其辩解,都无法改变郑芝龙背叛大明的事实,按照汉奸的标准来说,别说郑芝龙还活着,就是他死了,也要加以追求,当然,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追究他的家人的责任,毕竟,郑成功是他的儿子,郑灵是他的女儿,郑成功是大明的闽王,而郑灵又是淮王妃.
对他们的父亲以汉奸罪加以惩处开什么玩笑。
在过去,顾炎武也曾杞人忧天的考虑过将来如何安置郑芝龙,如果在北伐胜利之后,郑芝龙还活着,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让郑芝龙在郑家过完一辈子,就像隆武帝当年被圈禁于凤阳一般,在郑院的深宅之中安然度过一生。
可是谁曾想,现在郑芝龙居然收复了热兰遮城!
这,这是在开什么玩笑!
这样的话,全天下都知道郑芝龙回来了,然后怎么办?是惩治?还是坐视他呆在热兰遮城?甚至
这是个烫手山药!
看着大王,顾炎武如实的说道。
对闽王是如此,对大王,同样也是如此!
郑芝龙是郑成功的父亲,同样也是大王的岳丈,若是十几年前,郑芝龙知道有朝一日他的儿子女婿会是身居这等高位,他还会投降满清吗?
答案是肯定的!
郑芝龙首先考虑的是他自己的利益!就像现在他夺占热兰遮城一样,他在夺城的时候,又岂曾为郑成功考虑过?
嗯
点点头,朱明忠沉声说道。
以国法计,不杀郑芝龙,不足以平民愤,而论以人伦,他却又是闽王之父,孤之岳丈,父子相残,人伦丧尽
这样的一声长叹之后,朱明忠甚至有些后悔了,为什么当初不派人直接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反倒不会像现在这样,面对这样的难题。
可是,即便是解决了问题,又如何向郑灵交待。
大王,现在最为难的恐怕还是闽王!
顾炎武出言提醒道,毕竟闽王是郑芝龙的儿子。
摇摇头,朱明忠长叹道。
是孤才对!
发出一声长叹后,朱明忠继续说道,
一直以来,主张对汉奸不需留任何情面,直接厉法加以惩处正是孤,孤还要流放百万汉奸和他们的家人于异域,这些被流放的人中,未曾没有府中诸官的故交好友,那个时候,孤是大义凛然,法不容情,可是现在现在
长叹着,朱明忠第一次发现自己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郑成功不可能杀他的父亲,无论他再为难,天下人也不可能因为他的父亲是汉奸要求他杀父以谢天下,毕竟,他为人子,这种有违人违的事情,绝兴地有人逼他。
但是,我怎么办?
朱明忠的眉头紧锁着,一直以来对于汉奸他都是零容忍,现在可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或许天下人不会逼他,但是天下人却都在看着他!等待着他的决定
猜你喜欢
- 铮铮铁骨
- 穿梭在枪林弹雨之间,隐蔽于战火硝烟之下,我们是铮铮铁骨的华夏男儿!我们是骁勇善战的特种兵!捍卫国家荣耀,维护世界和平是我们的使命。利剑出鞘,扬我国威!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 千骨一蔺
- 大明祖训: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崇祯大帝手段尽出,平息内乱,清楚外患,让末世大明再次站立起来!争霸世界,怎能少了我大明帝国!一个懒惰却有理想的人,一个看似懦弱却冷血无情的人,一个看似小人却一心为民的人。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还是让历史来评价吧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大明帝
- 十光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脚踝骨折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大明流匪
- 小雨非非
- 香菜大树
- 魔兽践踏,巨龙咆哮,巫师诅咒,魔法璀璨之光照耀知识灯塔!
- 小生铁铁
- 田虎想要与方腊和亲,却又担心嫡子生性粗鲁、外貌丑陋,这才想起似乎还有个长相俊俏的庶出儿子,刚好能做个“备胎 田十一大病不起,被哥哥弃于杭州街市。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姓方的姑娘。只是这位方姑娘,会是方腊的女儿吗“谁说不能冤杀高俅?正义的手段,只适合应对正义 七品钦差、八品将军、九品知县。为啥这权越来越
- 老白猪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傲骨铁心
-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 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 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伪清顺治十一年,广东新会汉人周士相“我汉家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