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封霄云带回的最新玄策军消息,雍王总算松了一口气。尽管对七妹妹火烧敌粮一事心存疑虑,但雍王最终还是选择相信。毕竟七妹妹虽然经常混闹,但却从未有什么机变诡诈之举。
最终,雍王在心里确定玄策军不会来袭,开始抓紧时间整顿琅琊城诸般事物。
雍王首先大力整顿粮草事宜,同时也不忘紧抓城防,不停派遣手中为数不多的骑兵出去侦察。如此七天过后,仍旧没看到玄策军的身影,甚至连遇到玄策军侦骑的次数都渐渐稀少,雍王接到回报一直悬着的心也总算安稳下去。
雍王松一口气之余,也没忘记再次口头嘉奖封霄云一番。
琅琊城在雍王有力的治理下,一切终于渐渐恢复正轨。从后方临澜城和其他各处源源不断运来的粮食被一车车运进粮库,然后再由运粮队在兵卒保护下运向前方,供应在南面战斗的数万朝廷禁军精锐。所有官吏在雍王亲自监督下,都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职责,绝不敢有半点偷懒,生怕出一点儿纰漏被这位铁面王爷痛斥甚至直接参上一本。
之前有几位因为怕死一心只想保住自己家产而消极怠工的官吏,现在还在大牢里吃牢饭哩,此时谁敢造次战时非比寻常,铁面雍王一本上奏朝廷,朝廷只管不问青红皂白先抓人,保证大军粮草供应通畅是第一要务,谁敢怠工就是大罪,不容半分商量!至于是否冤枉,等战事结束后再说!
在雍王铁腕治理下琅琊城运转越发通畅,封霄云也过得不错。
自从立功之后,封霄云与同僚的关系非但没有因此疏远反而进一步融洽起来。有勇有谋敢以身犯险,立功之后为人也不狂傲,直接把赏钱用来请大伙吃饭,大伙自然喜欢这样的同僚。就连雍王带来的三位幕僚,也都明里暗里在雍王面前对封霄云捧赞过几回。毕竟是吃人嘴软么。
从这点来说,不请老人严令封霄云不许留隔夜钱,还真有那么一点儿先见之明。
随着时间推移,琅琊城上下战争的气氛渐渐浓厚起来,城内气氛也越发沉重。原因是最近琅琊城得到前方消息,首战告捷!宁王叛军大溃,连丢三城。
这份捷报路经琅琊城,一路向着帝都临澜城传去。
雍王原本听到这大捷的消息还很高兴,破天荒喝了一小盅酒,遥遥为天策将军大元帅王心明祝贺。但在三位幕僚提醒下,雍王意识到这捷报对自己来说,恐怕不是那么好。
南面王大帅已经率领朝廷主力首胜宁王叛军。
王心明大帅经验丰富非比寻常,叛将黄薄的谣言能唬住雍王这样初次上阵的菜鸟,可蒙不了他这种老手。做出应对之后,王心明迅速帅主力兵卒南下,打了宁王叛军一个措手不及。黄薄叛乱是与宁王早就密议定的,因此宁王的叛军将领们也都知道此事,正翘首以盼朝廷的笑话。
结果笑话没盼来,却盼来天策将军王心明的当头猛击,头一战就给了宁王叛军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宁王万没想到自己精心训练多年,平时“殚精竭虑”秘密采用能够保持兵卒战斗力的“独门训练方式”,遇上朝廷多年未逢战事的少爷兵,居然还不能取胜。
其实这一战不怪宁王准备不充分,实在是他看人的眼光不怎么样,挑选的将领是个金玉其外的末流货色。
天策将军王心明知道头一战至关重要,许胜不许败,故此这一战特意将自己从北面边军训练出来的二百精锐贴身近卫派在最前,并且亲自带队冲锋。
进攻的号角一吹,大元帅一骑当先亲自冲了上去,后面的兵卒自然不得不跟着奋勇冲上去。炎夏朝强者为尊军令森严冷酷,一旦大帅王心明战死,他们这些兵卒都得殉葬不说而且全家也将被株连,所以这些来自帝都临澜城多年未经战事的少爷兵们不得不拼命冲上去,使劲儿护住自家大帅。
这数万人一起冲锋带出来的气势撼天动地,宁王叛军一方有些胆子小的,当场就被吓得尿了裤子。
王心明披坚执锐冲锋在前,凭借一身本领直破敌阵,随后二百亲卫跟上迅速撕开这个缺口同时嘴里高喊:“敌阵已破!大胜,万胜!”
后面兵卒看不清前面局势,只能看到漫天的铠甲枪剑,耳朵里听到这“敌阵已破”“大胜”的呼喊,又看到身边袍泽都呜呜泱泱往前冲,稀里糊涂也跟着往上冲想要捞个胜仗,全军上下居然就此形成一往无前之势。
宁王一方那位被寄予厚望的将领还来不及反应,自以为牢固如铁壁的军阵已被攻破,又看到朝廷禁军气势如此汹涌骇人,顿时就下了软蛋,双腿一软夹紧鹿蜀直接溜了。
叛军初一交战就锐气受挫失了气势,加之主将胆小临阵脱逃,指挥各自为战全军乱成一团,焉有不败之理
首战告捷,王心明为将多年不光懂得如何打胜仗更懂得上意,他立即露布飞捷上报朝廷。
雍王得信之后,猛拍自己大腿喊了一声好!朝廷群臣接到消息,也纷纷松了一口气,急忙向内廷报捷。
然而到了晚上,三位幕僚携手来见雍王,陈述厉害。雍王听完,浑身顿时冷汗淋漓。
宁王叛军一方大败,必然要想办法挽回败势重振士气。既然正面无法战胜朝廷大军,那必然只能从后方搞点名堂,此时一直隐而未现的玄策军必然会有所行动!
玄策军最好的目标,只有大军屯粮所在琅琊城!
“王爷,此非高兴之时。玄策军大军必将来袭,还请早作准备!”最后三位幕僚异口同声道。
而随着时间推移,三位幕僚所预料之事也慢慢变为现实。
越来越多的叛军斥候开始在琅琊城附近出现,甚至还发现小队叛军游骑攻打劫掠附近村庄。
在这种情况下雍王毅然选择先力保粮道不乱,以供应前方主力大军为要。加大兵力护送粮食,渤海王和阳谷王两位皇子,也被雍王派出去亲自护送粮队。
两位皇子王爷开始还不大愿意,毕竟堂堂皇子,居然干护送粮食的小差事,有点拿不出手不是
雍王板起脸就是一通大道理扣下来:父皇多年养育之恩,如今国家有难我等身为人子自当舍身相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前方将士饿着肚子怎么打胜仗粮食乃是重中之重,决不能有半点闪失,你们二人怎可如此不知轻重!
板着脸一顿呵斥,把两个弟弟喷地抱头鼠窜,恨不能在护粮战线上以死来报皇恩浩荡。
渐渐紧张的局势,迫得雍王越发辛劳。他日日操劳至深夜,想方设法把每一个兵卒利用起来,一面要紧守城池,一面要派更多兵卒护送粮道。同时,雍王也在心里天天盼着朝廷第二支精兵援军能够早日到来。
在这种情况下,雍王能舍弃自身安危毅然选择先保护大军粮道通畅,确实可谓勇毅果断。
然而他盼望已久的朝廷援军,却迟迟未能到来。
炎夏朝立国万年,对于兵事向来慎重。就目前的战局来看,第二支兵马恐怕不会如雍王期盼那样短时间内到来。一来统兵将领不好选择,有黄薄临阵倒戈前车之鉴,朝廷必然会慎重再择军帅。二来粮草调动和兵马调动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三者若是再调禁军南下支援,
猜你喜欢
- 孤梦夕阳
- 这是一个充满元素气息的世界—鸿界 各种元素游荡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在这环境下孕育而生的生命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化,生活,学习,争夺,繁衍下对于各种元素的掌握到达了一个巅峰,迎来一个大时代—三极天下 鸿界分为三部分,东部人族艾玛帝国,西部魔族尼幽擺魔域,北部兽族新邕泷荒原,而这也是三极天下时代的由来 幼龄之
- 传说中的C
- 生得平凡,名字也平凡,不代表此生我就一定平凡-她以天地为台,月色作光,风声为乐,翩翩起舞,来舞这九霄大戏。我以卑微人生,识破诡计,逆天改命,撼起苍穹,来博她一笑倾城-本书讲述九霄大陆,出生卑微的穆平,在种种谜团,种种阴谋下,逆天命,成为南方神灵的故事-
- 青篁/墨竹
- 他是自由、狂傲、放肆、无忌的火族赤皇。他是沉静、柔和、进退有规矩的水族皇子 千年的一面之缘。因两族利益。两人再次牵连 因为红莲之火,他必须经历万年才得以重生;为维护火族的利益,他不惜促成两族的联姻 仰望着凌驾于众生之上的赤皇,崇拜,让他第二了深深的深红。
- 凡沁
- 要知道,他此前赶路靠的都是躯体的耐力以及真气的消耗,哪能这般舒适,虽说离体的真气能令外物悬浮,可却无法让自身也悬浮,这是天地规则的压制。路途上,李婉曾从储物袋中,大大方方的取出了一块灵晶,像是故意气殷枫一般,想让对方羡慕嫉妒恨,然而殷枫的目光只是初始有些新奇,可把玩片刻后,居然有嫌弃流露。殷枫震撼莫
- 凤定霄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一对两小无猜的恋人,只因出身公卿贵府,只因不能对那些受难之人忍心,于是便就此踏上了一条称帝封后的不归路—他可以为天下人牵念挂怀,却独独不能为自己的爱妻留一点心。她可以为天下人忧心思虑,却万万不敢为自己的爱郞留一丝念。人生如此,何趣?不若来世做对普通夫妻,你欢喜打雀捉鱼
- 龙霄霄
- 2019“玄幻王者”征文参赛作品 武圣关羽、杀神白起、无敌李元霸 卧龙诸葛亮、鬼才郭嘉、毒士贾诩、王佐荀彧 能工鲁班、神医华佗;魔童哪吒、狐妖妲己、齐天孙悟空 虫洞穿越技术、超凡星空战列舰 华夏猛将、无双国士、行业鼻祖、神话妖魔、超凡科技一网打尽,全部到我碗中来 陈凌霄开启超级神朝系统—征战宇宙八荒
- 龙霄霄
- 秦王嬴政登基已三年,但他只是虚王,没有实权 此时秦国,内忧外患 内,权相吕不韦独霸朝纲;嫪毐祸乱后宫 外,山东诸强蠢蠢欲动,欲撕裂大秦,分而食之 十六岁的嬴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但他能做的,只有隐忍 等待行冠礼亲政后,一扫秽垢,还大秦朗朗乾坤 这一夜,天现五星连珠异像,嬴政被天道选中激活【最强神朝系
- 白苏傅云霄
- 战气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