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强婚:军少,求放过》第631章 全是沈早早的1

    任晓闻:“死脑筋,现在这个社会只要能赚钱,多的人是做。那家出版社没搞高中的资料,你换一个出版社,或者去新华书店,再挑一点别的。”

    为什么非只盯着那一家那一家不出高中资料,难道如羽以后还不上高中了不成

    应如羽不答应:“那个出版社的资料挺特别的,就跟别人用过的旧资料一样。但胜在内容好,解题思路清晰易懂。妈,要是没有那套试卷,你们给我请十个补习老师,我今天都未必能估出六百的分数来。”

    这出版社跟出版社之间的差距可真大啊。

    各种习题卷和练习册,她买的多了,做的也多了。

    但就这一套,感觉特别适合他们学生去做,大大提高了她对这些题的接受度。

    “什么意思”

    “妈,我解释不清楚。其实同样的题目,老师和补习老师都有教。问题他们教了,我听得不是特别明白,下次还容易犯错。可那张练习卷上给出的解题思路吧,我顺着它的做一遍,立马就懂了。换了数据,换一种说法,我还会做,都不带丢分的。”

    应如羽这么说,任晓闻听明白了,这些应该都是理科的情况:“还有这样的”

    当老师许多年,任晓闻是知道有这种情况的。

    好比同一道题目,老师讲十遍,学生听不懂。

    但换作是另一个学生给不懂的学生讲,奇怪的是,之前不懂的学生立马懂了。

    这似乎是一种学生意识的思维模式,孩子们之间通,大人跟孩子间不通。

    不过,任晓闻只知道在学生之间存在着这么一种情况,原来这出版社的解题思路,也有这种情况

    “所以说,你喜欢的那家出版社的解题思路,你特别好接受。换一个人教,你不容易接受,是这个意思吗”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