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香山传》第15章 白大人带着孩子们来到朱陈村

    从流沟寺出来,白大人指着一个方向对孩子们说:“从前面那座山翻过去,那里有一个朱陈村。你们别小看那朱陈村,它可是我们大唐有名的一个地方,为什么有名呢眼下我们整个大唐一共有两个‘古文明村’,一个是湖南武陵郡的‘桃花源村’,另一个就是我们淮北的‘朱陈村’了。”

    “能给我们讲一讲它们的情况吗”

    “如果你们想去看看,我们可以一边走路一边说,如果大家觉得今天累了,不想去看,我们就回去了,到马车上我对你们说说。”

    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表示不累,一定要在今天就去看看,于是大家开始向朱陈村方向走去。

    孩子们记性好,既然爹答应一边走路一边说关于“古文明示范村”的情况,现在白大人不说也不行了。

    “幼文你们三兄弟都读过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吧,陶渊明就是在那篇文章里记述了‘桃花源村’的情况。我们知道,那时候的‘桃花源村’是隐藏着的,世人都不知晓。忽然有一天,有一个渔人在桃花源的溪涧里发现了一个山洞,那洞口看起来很光滑,好像经常有人进出的模样。渔人感到奇怪,从那洞口走了进去。开始的时候很狭窄,走了几十步以后,洞内一下开阔起来,呀!原来这里有一个奇妙的世界!一眼望去,有村庄田野山川河流鸟兽,一切外面的世界上有的那里都有。接着那人就看到了许多人,有老人孩子青年男人女人,穿着打扮也都跟外面的人们一样。接着,那里面的人发现了他,跟他说话。接着那里面的人把那人请到家里,非常热情地接待他。当那人问起那里面的人是什么时候到那里面去的时候,那里面的人说,他们在几百年前的祖先原来是外面的桃花源村的人,在秦始皇时候为了躲避战乱逃到那里面去了。那人又问他们现在是什么朝代,那里面的人一点儿也不知道。几天以后,那渔人回到了外面的世界,立即把他的奇遇跟南阳太守刘子冀说了,那刘子冀也是喜欢寻仙问道的人,当即跟着渔人去寻找那洞内的桃花源村,可惜已经找不到了。这件事被陶渊明记载在他的《桃花源记》这篇文章里面。”说到这里,白大人有点遗憾地摇摇头,但是他马上又接着说:

    “到了本朝开元年间,忽然有一个桃花源村的人走出那叫着桃源洞的洞口,来到外面的世界进行了一番观察体验,结果他发现现在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繁荣,人们安居乐业,百姓的生活都过得自由快乐,而且非常富有。那人回到桃源洞里对那里面的人说了外面的情况,那里面又派了一些人到外面了解情况,结果他们说的也都一样。这时候,桃花源村的人都想回到外面的世界生活。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他们决定把洞门扩大,使洞内的人能够非常方便的出入。从那时候开始,桃花源村的人们跟外面的人们进行密切交往,他们也开始像外面的人们一样生活了。”白大人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了笑容。但是白大人要说的主要意思还在后面:

    “桃花源村人回到外面世界的消息很快传播开来,不久就传到了京都,玄宗皇帝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万分振奋,他想,连桃源洞里面的人都回到了大唐,现在这时代真不愧为‘开元盛世’。接着玄宗皇帝又派朝廷大员前去桃花源村考察,朝廷大员回到京都,向玄宗皇帝做了汇报,他们盛赞桃花源村社会秩序好,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民风淳朴,而且生活富有。玄宗皇帝听后高兴万分,当即手提御笔,亲手书写‘大唐古文明示范村’的匾额,派钦差大臣星夜兼程赶赴湖南武陵郡,把那块‘大唐古文明示范村’的匾额挂在了桃花源村的村公寓大门口。从此,大唐有了第一个‘古文明示范村’。”

    “原来这‘古文明示范村’还真的来历不凡哪!”幼文感叹道。但是乐天立即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爹不是说,淮北的朱陈村也是‘古文明示范村’吗”

    “朱陈村就到了,你们自己看看就知道了。”白大人刚说完,一个村庄出现在大家面前,大家加快了脚步。

    很快,他们已经来到村口,只见这里是一溜的村庄,中间一条大路把左右两边分成两个村子。白大人告诉大家,左边的村子叫朱村,村里的人都姓朱;右边的村子叫陈庄,村里人都姓陈。不知什么时候,这朱陈二村合成了一个村子,名字就用了“朱陈村”。

    白大人带着大家来到两个村子的交接处,只见这里竖立着一块人多高的石碑,石碑上竖刻着“朱陈村”三个大字。

    这时已到了半日时分,村子里很安静。路边的院墙下,几位老太太坐在小板凳上晒太阳,小孩子依偎在她们身旁。听到生人的动静,空荡荡的小巷里突然窜出几条狗,边跑边叫。老太太看到来了生人,急忙唤住那几条狗,也怪,那老太太只是轻轻地唤了一声“灰崽黄崽不要叫,没看到是客人来了吗”那几条狗一下就不叫了,还对着白大人一家人温顺地甩着尾巴。

    “哟,是白大人,辛苦辛苦,今天来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