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香山传》第19章 看家书喜忧参半 乐天思念湘灵妹

    眨眼间到了八月。这一天,乐天兄弟刚准备到外面散散心,忽然间,一位邮差来到州府大楼,给绍大人送来一封信。绍大人拆开信封,里面有一张信栈,是写给绍大人的,还有一个信封,绍大人一看,是白季庚白大人写给内人陈太太的,绍大人急忙把信送到了陈太太手里。

    听说爹来了信,一家人都心情激动,孩子们忙催着娘看信,其实娘的心里更急,但是手里拿着信封有些紧张,她有点怕,怕里面写着坏消息;但是更希望看到好消息。

    信封终于被拆开,孩子们一齐凑过去看,果然是好消息!李怀光、朱泚、姚令言等叛军已经先后被剿灭,长安一带已经完全将叛乱势力全部肃清。七月十三日,德宗返回京都长安。

    “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孩子们一齐大声欢呼起来。

    乐天高兴地吟诵起杜甫老先生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信上接着说,德宗皇帝驾幸京都,首先是按照惯例,大封功臣,封李晟为京畿、渭北、鄜坊丹延节度招讨使,凡是在平叛战事中有功的,均有升迁。

    信上还说,这德宗皇帝在重返京都以后,做出了一个亘古未有的勇敢之举,居然面对全部大唐臣民写了一份《罪己诏》,公开承认自己的过错。

    乐天兄弟就想,爹为什么不把德宗皇帝的《罪己诏》写在信里呢不知那德宗皇帝是怎样写的

    大家继续向下看。陈太太的脸色又难看起来,孩子们的脸上也露出担心的表情。信中说,田悦、王武俊、李纳等都已经被德宗皇帝原谅了,都已经向大唐官军投降。只有李希烈仗着势力强大不肯投降,仍然在河北一带称帝,淮北一带的战事正紧张,所以你们暂时还不能回苻离。

    看到这里,全家人都说不出话了,陈太太的眼泪又出来了,幼文乐天都安慰娘,都说爹福大命大,没事的。还说,当年爹在徐州,凭着四五百地方武装守卫徐州,叛军两万多人围成四十多天也没能把爹奈何,最后援军赶来解了徐州之围,这说明爹还是有办法的。

    孩子们这么一说,陈太太倒也想开了些。

    信念完了,只是乐天又陷入了沉思:不知湘灵妹妹怎么样了爹为什么写信不告诉湘灵,让心灵妹妹也给我带个信哪怕只是给我写一个条子,交代几句话也行其实乐天只是由于心切,没有往深处想,爹现在正处在戎马倥偬之中,军务繁忙,给家里的信是在百忙之中草成,哪有闲功夫顾及孩子们的儿女私情

    但是乐天就是感到遗憾。自从看了爹的来信,湘灵妹妹的影子就总是在眼前晃。不知现在苻离怎么样了要是叛军打到了苻离,苻离的百姓可要遭罪了……湘灵妹妹没事吧要是你湘灵妹妹有个三长两短,那……乐天不敢往下面想了。

    可是事情就是奇怪,你越是不敢想的事情它就越是在你的眼前晃,你想回避简直就做不到。现在湘灵妹妹就在眼前,在乐天哥哥面前弹琴。湘灵妹妹弹琴的姿势很好看,指甲修长,动作灵敏,她在弹《王昭君》,在弹《塞上曲》,在弹《琵琶怨》,在弹《月下佳人》……湘灵妹妹在跟乐天哥哥下围棋,湘灵妹妹的棋艺已经大有长进,乐天一边下棋一边给湘灵妹妹讲解:“这是‘高挂’,这是‘小飞’,这是‘尖’,这是……湘灵妹妹看着乐天哥哥笑,笑得很甜很甜……想着想着,乐天也自个儿笑了起来。

    乐天的心情一轻松,就有些呆不住。“到外面玩去!”乐天这么想着,一双脚就不由自主地开始移动。乐天虽然是老二,但是他却往往是孩子们玩乐的组织者,因为幼文也许是老大,显得过于老成,所以在玩这方面往往没主见,常常是顺水推舟地跟着乐天走。

    哪里去玩呢早就听说越中的会稽山有名,那里有大禹陵、大禹庙、大书法家王献之王献之和智永在此苦练书法的寺院等等著名景点。

    乐天兄弟又要到外面去玩,小陈菲嚷嚷着也要去。自从那天乐天兄弟背着小陈菲到五泄游玩,小陈菲可吸取了经验,时刻注意着乐天哥哥的动向。乐天看着小陈菲也有点可怜,也就答应把小陈菲带上,不过要娟子姐也去,可以随时照顾小陈菲。

    大家向城东那边走,不久到了八字桥。乐天要考一考小陈菲,问道:“陈菲,哥哥考考你,你看一看这座桥像什么”陈菲摸摸脑袋说不知道。乐天告诉她:“你看,这桥的两端,从这边走过去,又从那边走过来,这两条路不是很像一个‘八’吗所以这座桥就叫着‘八字桥’。”乐天说完,大家都说像。

    眨眼间就出了城东门,远远地看见前面一座山。乐天对陈菲和娟子姐说,那座山叫会稽山,是越中附近一座很有名的山。等会儿到了那里,你们就知道了。

    现在大家已经到了一个地方,一边是绵延几里的山,一边是一条狭长的湖。乐天的故事又来了:

    “这边的山叫着‘箬箦山’,相传秦始皇东巡,曾在此命令士兵割草喂马,因而把这地方称为‘箬箦山’当地人叫着‘绕门山’。此山原是青石山,汉代以后,凡是越中城里修建房屋,都在这里取石头。这地方成了石料场,经千百年凿穿斧削,形成了高达十多丈的悬岩峭壁,甚至成了变化万状的巨形岩画。在山脚,渐渐形成了长约六七十丈、宽有二十多张的水塘。后来人们在这里筑上堤坝,在堤坝上砌墙,堤外是浙东运河,里面遂成一条封闭式的园林,就是现在的东湖。”说到这里,大家连连赞叹这人间力量的强大。但是乐天的故事还没完:

    “这东湖到处都有神奇的佳境,你们看,那里是两座桥,一座叫秦桥,一座叫着霞川桥。奇怪的是,这湖中还有两个洞,一个叫仙桃洞,另一个叫陶公洞。不过那洞是在那边的小岛上还是在水中,我就不知道了。”

    不知不觉,大家已经开始爬山。乐天告诉小陈菲,这座山叫着“会稽山”,原名“茅山”,也有人叫它“亩山”,是中国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镇山之一,是我国五镇名山中的南镇。

    这时候,乐天兄弟面对这闻名已久的会稽山诸峰,一幕幕千年史迹在眼前浮现:春秋战国时期,会稽山一直是越**事上的腹地堡垒。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久,那被历史学家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帝就不远千里,爬上会稽山,祭奠大禹,对这座富有“天子之气”和“王霸之气”的会稽山表示敬意;汉代以后这里成为佛道胜地,传说葛洪之祖葛玄在此炼丹成仙,山中的阳明洞为道家第十一洞天,香炉峰为佛教胜地,至今香火旺盛。

    会稽山山川秀丽,地灵人杰。我国历史名人司马迁、李白、孟浩然等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