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香山传》第22章 少男少女吟颂田园诗

    吃了早点,乐天叫上行简,向湘灵的家里走来。远远地听到弹琵琶的声音,乐天对行简说,湘灵又在弹琴了。说话间,他们来到湘灵家门口,乐天叫了一声“湘灵妹妹”,琴声一下停住,接着门开了,湘灵笑嘻嘻的看着乐天兄弟,忙把乐天兄弟请进屋内。

    “你们爹娘和哥呢”

    “都到地里干活去了。”

    “哟,那些字是湘灵妹妹写的”乐天看着墙壁上贴着的条幅和横幅问。

    “不呢,那些字都是我哥写的。自从有了琴以后,我就很少写字了,因为我更喜欢弹琴。”

    “原来你哥的字进步也很快呢,那些字都有一定的功底了。”乐天夸奖道。

    “我哥就喜欢写字,自从乐天哥哥指点以后,他可练习得勤哪,几乎每天都要写很长一段时间,邻居们都说哥有出息。当然,我哥不多,要有大的出息也难,不过在当地做点小事。”湘灵说着,有几分夸奖,也有几分遗憾。忽然湘灵提议,现在外面油菜花正开得热闹,很好玩,今天到外面去看油菜花。

    对于湘灵的提议,乐天兄弟高兴地表示赞同。自从来到苻离,他们还没有看到过这里的油菜花。其实乐天兄弟早就听说过淮北的油菜很有名,现在湘灵提出去看油菜花,倒是正好暗合了乐天兄弟的兴致。

    湘灵自然成了引路者。三人从毓村东边的一条石板路往外走,不多久就到了郊外,大家已经知道,那里就是苻离有名的东菜园。从石板路外侧的篱笆间隙往外看,那园子显得特别的宽大,几乎看不到边际。园子里面有许许多多的人,看样子都在忙碌中,有的站着有的蹲着,还有的在不停地走过来走过去。也有的人挑着两个桶子向前走,看样子似乎很吃力,湘灵告诉乐天兄弟,那些人是挑着粪,那一对桶子就是一担粪桶。湘灵对那里的农活很熟悉,告诉乐天兄弟这时候大家正忙着下种。

    这时候湘灵停了下来,指着一个地方说:“那里就是我家的菜地,你们看,我爹娘都在那里忙着下种呢,阿毛也在那里帮忙。俗话说:‘一日春工十日粮。’就是说春天正是下种的季节,关系到一年的收成。所以眼下爹娘都很忙。”

    “走,去看看你爹娘下种。”乐天说。

    湘灵听乐天哥哥说要去看爹娘下种,高兴地在前面引路,一霎时,来到湘灵家的地边。湘灵只叫得一声“爹娘你们看看谁来了”刘家声夫妇和阿毛把目光一齐投向乐天兄弟:“哟,二位白家小哥,今天来看看你叔叔婶娘种菜这活儿可不是你们兄弟应该做的事情呀。”

    “叔叔不要取笑晚生,这劳作之事乃天下首要之务,没有百姓的辛勤劳作,这衣食住行从何而来所以那鄙视劳作的世俗观念真是大大的谬误至极。叔叔你说是不是呢”

    “哟,我们的白小哥真的有见地。不过说真的,干劳作的活儿就是没太大出息,也怪不得当年的孔老夫子就看不起种菜的。书上不是有故事说,当年孔老夫子的一个学生问他怎样种菜,他就不高兴,带着不耐烦的口气说:‘我又不是种菜的!’说得那个学生一点没意思。”

    “刘叔叔原来也颇有学位,竟然知道孔老夫子的故事,可是晚生也听说过一些大文士种菜的故事,有诗为证: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湘灵爹听乐天吟诵出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中的一首诗,心想,幸好这陶渊明的《归田园居》我也还记得,何不也念来玩玩于是也接着吟诵道: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乐天觉得刘叔叔能跟他一起吟诗,很有意思,于是接着吟道: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行简听哥跟刘叔叔对诗,觉得很有趣,于是接着吟道: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行简吟出了本朝王维老先生的《渭川田家》。

    湘灵此时心里乐滋滋的,心想爹竟然跟乐天兄弟对起诗来了,真是一件特大特大的乐事,于是也不甘寂寞,一首刚刚前些天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