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香山传》第37章 锤离县刘五迎兄弟

    这蕲县古城乃秦时所筑,历来为淮北重镇,距离宿县四十余里,南眺锤离县,北抵宿州,东连谷阳,西接濉溪口子。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历史悠久,土膏肥沃。东周时期,属沛郡之楚邑,秦统一六国时置蕲县,南梁改设蕲城郡,隋朝复称蕲县直到本朝。蕲县历史源远流长,是秦末陈胜吴广造反起事的发源地。境内有陈胜吴广造反起事的点将台,还有陈胜之妹陈雪花的墓地雪花山,有纪念陈胜吴广而建的三贤庙,庙前有陈胜手植的红果树。县城东西的古战场闻名天下:有陈胜吴广攻蕲县、汉刘邦征讨淮南王英布等战事都发生在这里。还有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妃虞姬墓,有县城北部的老君洞以及蕲县古八大景之一的“八角琉璃井”。张仲素带着大家游览了老君洞、秦琼挂锏处和八角琉璃井等景点,最后来到“虞姬村”。

    张仲素带着大家已经来到了虞姬村,虞姬墓就在虞姬村后面的一个小山坡上。墓成圆形,墓高一丈有余,径长两丈多。坟墓周围是一片松柏林,给人一种肃穆的气氛。一人多高的墓碑上刻着一首诗:“《濠州七绝?虞姬墓》: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仓黄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

    离坟墓不远处建有一座虞姬庙,大家走进庙内,庙内有项羽虞姬两尊塑像,人物造型极为生动。只见虞姬柳眉杏眼,明眸皓齿;项羽气宇轩昂,刚强剽悍。塑像四周,诗词歌赋的石刻林立。这蕲县作为京师通往东南地区的必经之道,文人墨客往往三五成群到虞姬墓前凭吊揽胜,然后吟诗填词以发思古之幽情。

    走过虞姬庙,前面是一个园子。园子的大门口题着一副对联,写的是:“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

    大家走进园内,原来是一个文物陈列室,陈列室采用砖木结构,粉墙小窗,青灰色小瓦,室内雕梁画栋,结构巧妙。室内陈列着垓下之战和虞姬墓的有关史料和诗词歌赋。

    乐天对诗词尤其喜欢,看到这么多写同一题材的诗词,一时来了兴趣,便大声念了起来: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九垓垂定弃谋臣,一阵无功便杀身。壮士诚知轻性命,不思辜负八千人。”

    念到这里,乐天摇摇头:“遗憾!真的令人遗憾!”乐天接着往下看:

    “胜负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乐天点点头:“对么,就应该……”

    “这历史能按照你的想法前进么可惜呀,当年的楚霸王没有那样想呀。”张仲素接着乐天的话说。

    “归天难,杀气腾腾剑光寒。剑光寒:力拨青山,气盖中原。欲渡江东却无颜,歌声残:逐鹿问鼎,四面楚歌歌声残。恨地无环。”

    “碧草凌古庙,清尘锁秋窗。当时独宰割,猛志谁能降。鼓气雷作敌,剑光电为双。新悲徒自起,旧恨空浮江。”

    “八千子弟失江东,止有虞兮效始终。死共乌骓埋骏骨,生怜红粉是英雄。花间名字留芳体,帐下悲歌泣晓风。若使当年成帝业,宁同吕雉祸深宫。”

    “虞家有女过江东,玉洁冰清气若虹。不羡嫦娥奔皓月,偏随竖子傲长空。青萍三尺为君舞,珠泪一帘因尔笼。勿叹势如墙上草,妾魂化剑斩奸雄!”

    “这两首诗,对虞姬还赞得不错,虞姬墓么,应该多赞美虞姬。”乐天看着湘灵说。湘灵笑笑,表示回答了乐天。

    “龙疲虎困割川原,亿万苍生性命存。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韩愈。”

    “韩愈韩愈什么时候也到这里题了诗”乐天想起在长安的时候曾经听人说起过韩愈,此人字退之,河内河阳人,比自己只大几岁,也被称作神童。乐天想,看来韩愈的诗也写得很不错,将来有机会得会一会他。

    从虞姬墓回来,大家吃了一点东西,上了马车,向锤离县而来,因为大家今天还赶要到锤离县同刘大哥聚会。

    在马车上张仲素讲起了锤离县的历史。

    上古洪荒时代,传说锤离是千古第一奇妖、淮水之神巫支祁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