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香山传》第60章 白大人任职襄城,拆鸳鸯举家搬

    襄城乃是河南南部的著名古城,从古以来都是重要的军事重城,是兵家必争之地。朝廷将白大人调到这里任职,足见朝廷是把白大人作为一块好钢使用。



    这襄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周代就有分封同姓及有盟部族建国,境内主要有邓、谷、罗、随、唐、厉、卢戎等国。春秋战国时期,楚天上述诸国设置县、邑,见史载者有随县、邓县和鄀、酂、卢等邑,又于今襄阳城置北津戍。秦朝时候,襄城北部属南阳郡,郡治宛,南部属南郡,郡治江陵。西汉时新置襄阳县,



    东汉光武帝时改南阳郡之舂陵县为章陵县。三国时候,襄城分属魏荆州襄阳、南阳等地。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州直接统县,大业三年又改州为郡,以郡统县。到本朝太宗先皇时,分全国为十道,襄城境属山南道。开元年间,又分全国为十五道,襄城属山南东道。



    由于襄城紧靠秦岭——淮河这一南北人文分界线的南部边缘,这里正是南方与北方的人文融合区,因此,襄城的人文风貌就兼具南北双向的特征,有利于本地区成为沟通南北人文的通道,长期以来,使得襄城地区人才辈出。



    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了“荆山脚下的献玉人”卞和,战国时候的著名辞赋家宋玉,东汉文学家王逸、王延寿父子,汉光武帝时候的襄阳侯习郁,东晋史学家习凿齿,两晋时期的襄阳太守罗友,还有历代在朝廷任职的官员范晷、范汪、伍被、范泰等等等等。对了,还有三国时候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也出在离襄城不远的南阳。



    襄城地处我国中心地带,是国内少有的几个“衢地”之一,传统上的四大区域即中原、关中、巴蜀和长江中下游在这里交汇,自古以来水陆交通都十分便利,故一直享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的盛名。www



    襄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是旅游胜地。既有山水园林,也有人文古迹,更有秀丽的田园风光。其中有名的有襄阳夫人城、隆中风景区、水镜庄风景区,徐庶故居、庞统故居、诸葛亮读书的学业塔、“建安七子”之一王桑故居、孙坚陨毙处风林关、刘备马跃檀溪遗址、关羽水淹七军的冒口川、曹操得襄阳后置酒欢晏的汉滨楼、刘表的“呼鹰坛”遗址等人文景观,也有著名的武当山、神农架等自然景点。



    襄阳作为建制名称已经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历史上许多朝代的皇帝们都深深了解襄阳在全国战略位置上的重要性,甚至在对皇族宗亲封王时都不忘“襄阳王”这一称号。与襄阳这个名称相联系的历史典故和诗词名句比比皆是,例如本朝王维就有“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的诗句。



    如果说淮北的景点是以秀丽旖旎的自然风光取胜,那么襄城则是以众多古代政治军事大事为主要内容的纪念地为特长,让人们在对文物古迹的凭吊中感受千百年来烽烟滚滚的历史画卷,感受千百年来,无数英雄豪杰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演绎出的一幕幕为建立王霸之业而逐鹿中原的连续剧。



    马车上,白大人想到了幼文兄弟,他的三个儿子自幼生活在书香门第,后来在苻离生活了十多年,可以说几个孩子在他们成长的最重要阶段都是在苻离度过。由于家庭的书香门第风气的陶冶,又加上淮北那偏重重于温柔的水乡自然风光的浸染,在几个孩子的性格中,很明显地属于那种温柔型。多愁善感,儿女情长。闪舞www白大人觉得,他的几个孩子都需要磨砺!



    白大人想,襄城是一个好地方,让孩子们在这里磨砺磨砺,让他们在这处处都能够嗅出硝烟味的历史名城受到一些陶冶,让他们兄弟陶冶出更多一些男子气概。于是白大人跟幼文兄弟谈起了襄城。



    “你们兄弟知道襄城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么”白大人先提了一个问题。



    “当然是一个历史名城了。”



    “这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不过你们可以先想想,这里的人文气象跟淮北有些什么不同。”



    幼文兄弟从来还没到过襄城,当然说不出个所以然,只听得白大人继续说:“要说这襄城,就是跟淮北的城市不一样。它们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淮北的所有城市和景点都充满了柔情,带着浓厚的女人味。你们看,那里到处是水乡,河网密布港汊纵横,到处是湖泊水塘,陴湖龙泉湖仙女湖,还有鉴湖仙女泉茵梦湖,连名字都带着女性。就像那古遗址,也往往带着女性味,虞姬墓陈雪华墓,节孝坊九女坟,莲花池看花沟。地名有望郎坡,春媚夏艳、秋实冬趣,总之,淮北的一切山水地名大多带有很浓的女性味。”说到这里,幼文兄弟都笑了起来,他们想不到老爹对这些问题思索得如此深刻。接着白大人继续说:



    &n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