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香山传》第116章 黄牛奇石,千古悬棺迷,三峡

    乐天正跟江老师傅交谈着一些问题,行简却对一帮孩子们讲着关于黄牛的典故,此时行简正给孩子们讲郦道元《三峡》中的一段文字:



    “《水经注》中有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江水又向东流去,经过黄牛山,山下有一座滩,名叫黄牛滩。南岸层层的山岭耸立着,最远的高山上有一块岩石,像是人背着刀,牵着牛,人是黑色的,牛是黄色的。”行简用手指着远处一座山顶上问大家:“你们看看,那山顶上是不是有一头巨大的黄牛前面是不是有人牵着牛”



    “是呀!是有一头黄牛,前面有人牵着,那个人穿着黑衣服,腰上还插着一把刀。”孩子们越看越像,竟然大声吆喝起来:“哞——哞哞——”



    乐天笑起来:你这行简倒会逗孩子。



    靠岸的江面上又出现一张很大的木排,木排上打着一排帐篷,正中间一个帐篷门口挂一块牌子,题着“黄牛滩水上驿站”,原来这里也是一个水上驿站。自从本朝以来,由于三峡水上交通的发展,官府在三峡水道设置驿站,既对水上交通安全加强管理,又为旅客提供食物供给,还有驿站商铺。



    “万里船”停下来了,虽然乐天的船上不缺食物,但是由于好奇,每到一处水上驿站,许多人都想进驿站看看,看看驿站有什么新奇食品,添置一些生活必需品。于是大家走出船舱,走上木排,来到驿站商铺门前,想不到这水上驿站的商铺门前还有题名:“黄牛滩水上商铺”。两边一副对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峡”。乐天行简平日很少进水上驿站,今天也跟着孩子们来了,想不到正好碰着了这么一副有趣的对联,兄弟俩极为欣赏。在乐天看来,这幅对联文辞极好,而且含意极为深刻。这七百里三峡,其间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宝贵资源,这些资源作为一种财源,可通向整个大唐乃至整个东西方世界,这是整个大唐的大生意,也是大唐千秋万代的长远生意!



    从商铺出来,大家到驿站餐馆看看。www门口也有题名:“黄牛滩餐馆”。两边一副对联:“黄牛滩上有美味,西陵峡口多山珍。”乐天兄弟又是一阵赞叹,想不到这水上驿站还有人才。



    大家在餐馆吃了一些三峡特色的小吃,有“土家人牌”三峡苕酥,有“鸣凤牌”远安米,有“森源牌”远安香菇,还有“橘颂牌”秭归脐橙等等。



    现在“万里船”已经行驶在巫峡中的铁棺峡一段。这里两岸怪石嶙峋,形成一组天然雕塑,个个妙趣横生。东岸崖壁上有一金鳞闪闪的长岩,很像从天外遨游归来的巨龙,且龙首已经进洞;对岸山腰有一溶洞,洞口有块黄色圆石,犹如正欲出洞的猛虎;西岸悬崖下有一串倒悬的钟乳石,其模样像是两匹骏马,它们的头已伸入深山,但马尾和后腿还在山外。于是人们就给它们分别取名为龙进、虎出、马归山。



    忽然眼尖的银銮子指着不远处一处绝壁上大声说:“娘!你们看看那里是什么”大家一齐把目光投向那绝壁上,只见一具黑乎乎的东西停在一个石洞门口,可是大家也不知道那东西是什么,还是那位江老师傅有阅历,对大家说:“那是一具棺材,知道吗棺材!”



    听说是棺材,大家感到奇怪,在那陡峭的悬崖之上,棺材怎么上去呢“一定是老师傅蒙大家!”大家都这么想。但是敏中却提出了问题:“这就是《巫山县志》里面说的‘巴人悬棺’吗”



    “对呀!这位小哥有见识,我在这三峡跑船,常常听那些读书人说起那棺材,他们也都知道那棺材叫着‘巴人悬棺’。闪舞www你们知道这一段峡谷为什么叫着‘铁棺峡’吗原来这名称也是根据那棺材而来。其实那棺材不是铁制的,只是因为它看起来黑乎乎的,跟铁一个颜色,于是把它叫做‘铁棺材’,这段峡谷也就叫着‘铁棺峡’了。”



    乐天和行简在有关文献上看到过“巴人悬棺”的记载,但是由于叙述文字过于简要,对“巴人悬棺”的具体情况还是不甚了了,现在居然亲见了这种“悬棺”,就想做进一步的了解:



    “据说这种‘悬棺’是巴人埋葬死者的方法”



    “是的,这巴东一带,自古以来流行一种风俗,就是人死后不能下土安葬,只能把死者装入棺材,然后在悬崖峭壁上打洞,再把棺材放置洞内,并且要把棺材的一部分露在外面,让孝子贤孙可以看到。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悬棺’。也有人说实行悬棺葬是对老人的孝顺。”



    “棺材腐烂了不也看不到了吗”



    “不呢,我们看到的三峡悬棺都还很好,没有一处腐烂,据当地人说,有些悬棺还是春秋战国时候的,一千多年了还完好如初。”



    “他们用了什么防腐措施”



    老师傅摇摇头:这个问题我老江就不知道了,你们还是去问问那些巴东的本地人吧。”



    听老师傅说了这一番话,让乐天兄弟深深陷入沉思之中。叫乐天兄弟百思不解的问题太多了,首先是那笨重的棺材是怎么样弄上那悬崖峭壁之上去的,还有那令人不可思议的防腐技术……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