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香山传》第180章 郭虚舟道长访白园,白乐天又

    这一天,郭虚舟道长来到了履道里白园。郭虚舟道长的到来给乐天带来惊喜:“哟!你这郭道长想得我乐天好苦!这一二十年都躲到哪里去了一定是到了玉虚宫太上老君身边做了接班人”



    “哪里哪里,我郭虚舟道行浅薄,怎敢有此妄想不过我老道倒是真的到过巴蜀的道教名山鹤鸣山和青城山等地,后来又……”



    “快进屋快进屋,一边喝酒一边慢慢说。”



    于是郭道长跟着乐天走进了客厅。早有侍女献茶。乐天吩咐快点准备酒宴。郭道长问起这二十年里乐天在仕途上是不是还顺利,乐天忙摆手:“不要问起仕途,我乐天对仕途早就失去了兴趣,要说我这二十年做了些什么事,待会儿郭道长跟着我到处看看,上面的香山寺,这里的白园,让我操了不少心。不过近些年没事了,要说有事,也就是喝酒,跟老人们聊聊天,除了这些,还有什么事呢郭道长你替我想想,我还有什么事呢”



    “我郭老道就知道你乐天会享受,会养生,这香山就是仙境一般的养生之地,怪不得你乐天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当年我老道就说你乐天是修炼的好料子,不过那时候你乐天还丢不下荣华富贵。现在呢你乐天转了一个大弯,最后还是跟我们走到一起了。”说罢,二人一阵大笑。



    说话间,酒宴已经摆好,乐天和郭道长上席。郭道长说起他这二十年来的经历。郭道长说,自从那年在苏州跟乐天分别,首先在越中一带走了一些地方,不久到了庐山。碰巧的是,在庐山碰上了巴蜀鹤鸣山张天师的高徒子虚乌道长,那子虚乌道长跟郭虚舟谈话很是投缘,二人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子虚乌道长邀请郭虚舟一同去鹤鸣山,郭虚舟也想去鹤鸣山看看,于是二人一同到了鹤鸣山。



    郭道长说,鹤鸣山是道教创始人张凌张天师的修炼之地。相传有春秋战国时代老子李耳的后人,姓李名傕,隐居鹤鸣山,养鹤为伴,弈棋悟道。后来张天师在一百一十岁那一年从江西信州龙虎山来到了鹤鸣山,与当地巫教众徒展开激战,最后战败群巫,广招徒弟,传播道教。



    郭道长说,鹤鸣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这里有著名的“唐代三绝”:一绝是当代年轻大诗人李商隐撰写的《剑州重阳亭铭》碑。二绝是诗坛老前辈元结于上元二年撰写的《大唐中兴颂》摩崖石刻。三绝是重阳亭右侧石崖上的摩崖道教造像。



    郭道长说到这里,乐天不由插言道:“李商隐这小子什么时候跑到巴蜀鹤鸣山写字去了”



    “就前面两三年,由于剑州刺史蒋郁监造重阳亭,因为蒋郁意在借重李商隐的名望,使自己的政绩播美于当时,留名于后世,所以,邀请在梓州为官的李商隐为重阳亭作铭文,于是李商隐写了这篇《剑州重阳亭铭》,请石匠刻在石碑上。”



    “这小子现在倒是大名鼎鼎了,就凭着他那‘无题’诗,就足以坐上当今诗坛第一把交椅,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呀,我白居易老了,也该退二线了。不过这小子在我老白面前也还谦虚。”



    “乐天兄弟跟那李商隐也有往来”



    “不但有往来,而且往来还算密切。这小子每当经过洛阳,都要来履道里看看我老白,有时候还拿出他的诗给我老白看看,要我跟他参谋参谋,郭道长你说,你的诗已经到了那种当今大唐顶尖高手的水平,我老白还怎么参谋我当然知道,那是他谦虚。不过我老白对他的‘无题’诗还真的有兴趣,郭道长你听,我老白现在也像小学生那样背两首《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www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郭道长你说,这些诗写得何等的老道几乎不像出自一个年轻人之口,这李商隐……”



    “看来乐天兄弟跟这位李商隐交情不浅”



    “是呀,我白某现在老了,对这些有为后生,只有羡慕的分。但是,我乐天还想沾一点有为后生的光,托他给老白也办一件事,我相信他一定不会失约的。”



    “乐天兄弟要他给你办一件什么事”



    “你说呢你说像我这样的老头子还要别人帮什么忙呢”乐天忽然放低声音说:“写墓志铭,我老白死后,就要李商隐这小子给我老白写墓志铭。”



    “哟!你这乐天兄弟,还活得好好的就打身后的算盘,深谋远虑,深谋远虑呀!”郭道长说完,二人大笑。



    二人干了一杯酒,吃了两口菜。乐天催郭道长:“继续说,继续说。”



    “前些年,子虚乌道长提出到江西信州龙虎山去寻访当年张天师在那里修道的踪迹。于是我又随同子虚乌道长到了龙虎山。这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东汉中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此修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这座山也就叫着龙虎山了。这里有‘百神授职之所’的大上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