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君》第六八九章 郭某恭候多时

    旁者听的唏嘘不已,依然沉浸在那不妙消息中,依然难以相信江防如此轻易被攻破的事实。

    罗照忧思徘徊不定,心中的惆怅郁积难消,巨大的变数!他知道自己可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变数。

    尽管目前为止,宋国依然占据绝对优势,江防就算被攻破,也难解燕军的困境,按理说击败燕军根本不成问题,可蒙山鸣一举击破江防还是在他心中留下了难以抹除的阴影。

    问题的关键还是在蒙山鸣那个人身上,能变不可能为可能一举攻破江防,谁又敢保证蒙山鸣不能再绝境逆袭?

    燕山鸣,齐无恨罗照徘徊中又仰天长叹了一声。

    他想到了自己无礼之极送蒙山鸣那匹白马的行为,也想到了蒙山鸣的回信,说必有厚礼回馈!

    他有点后悔了,倒不是后悔自己的无礼,那本就是激将之法,想激蒙山鸣来追,只是蒙山鸣没上当而已。他后悔的是不该大军深入,应该亲自与蒙山鸣正面对决,可谁又能想到江防能如此快的被攻破?

    站在他当时的立场来说,这是针对燕国的灭国之战,他必须要为燕国争取最大的利益,把兵力耗在了与蒙山鸣的对决中不明智,只能是便宜了韩国,他必须留以足够的实力与韩国抢燕国的地盘。

    局势变化如此,他不能亲临前线,无法及时指挥江防人马作战,他真的担心乌群烈能是蒙山鸣的对手吗?

    尽管乌群烈占据绝对优势,可他现在真的是一点把握都没有!

    更麻烦的还是在朝堂那边,打了胜仗你怎么说都有理,一句‘你们不懂战事’就能堵的某些人无话可说,一旦打了败仗,朝堂上那些人能给你挑出无数的错来,你前面对的也能给你说成错的

    他这边新的战略计划刚发出,壶口防线一场大战已经再次开始了,大军厮杀,杀声震天!

    清渠廖南青的三十万大军与徐来平的十三万残余联合来袭,不惜代价猛攻,刚占领壶口防线的张虎人马败退。

    燕国人马刚得手的壶口防线又被宋国人马给抢夺了回去。

    败退途中,张虎部下略有不满,对其发牢骚,大将军,我等并未尽力,壶口防线丢的未免冤枉。

    啰嗦什么,让你退就退,哪来那么多废话?张虎呵斥一声,旋即又下令,大军停止前进,稍作休整。

    他这里刚跳下马,宫临策也跳下马走来,问了声,此地离敌军不远,现在停下,不怕追袭么?

    追袭?张虎哼哼不屑一声,好不容易把壶口防线抢回去了,宫掌门觉得他们还敢丢了吗?不敢分散兵力来追的!壶口防线就是蒙帅挖的坑,蒙帅的坑进了还想爬出来?

    宫临策若有所思,这就是蒙帅的只许败不许胜?

    张虎颔首:这支宋军人马已被钉在了壶口防线,已是瓮中之鳖!

    宫临策哦了声,何时动手取之?

    张虎:不急,且让他们先得意得意,蒙帅的便宜岂有那么好占?

    至于详细情况张虎不肯说,只肯说出已经做到的。

    不过见这边既然是心中有数,宫临策也就不多问了

    壶口防线,一片狼藉,四周尽是残垣断壁,仍有火光熊熊燃烧。

    廖南青和徐来平巡视在一片残破中,发现燕军什么都没给他们留下,带不走的都给烧了或毁了,连间能落脚的房子都没给他们留下。

    大军紧急奔袭,赶时间,轻装简行,压根就没带什么辎重,如今这雨季,几十万人马如今怕是要餐风露宿。

    更让这边头疼的是,燕军并未撤远,不时跑来袭扰。

    敌军的目的很简单,欺负这边不敢放弃防线远追,反复骚扰,就是要让这边无法休息。

    这边一追,袭扰人马立刻就跑,追击人马又不敢跑远,怕被燕军主力围歼。

    捷报!捷报!

    江防总督府内,一将拿着捷报飞奔进了镇江堂内。

    熬红了双眼的乌群烈猛然从案后站了起来,露出极为期待的眼神。

    进堂小将当着众将的面,双手呈上捷报,廖将军和徐将军合兵,已一举夺回壶口防线!

    啊!堂内诸将顿时欣喜哗然。

    乌群烈一把抢了捷报观看,看后欣喜不已道:好!很好!复又扬着手中捷报对众人道:据二将报,燕军只有二十来万人马,故而难挡我军攻势,因此被一举攻克。看来渡江之战时,张虎所部人马的损失很是惨重,超过了我们的预估,不止损失二十万,损失怕是超过了三十万!

    说着将捷报扔给了众人传看。

    一将看后道:那般条件下渡江强攻,又仅靠一些木排,损失惨重不可避免。

    另一将看后说道:也可见徐来平当时的确是尽力了。

    有人皱眉道:江防设施全被燕军给毁了,一旦徐景月部赶到渡江,背后又有张虎残部,内外夹击怕是难挡。

    堂内一静,这的确是个麻烦事,张虎残部肯定不会给廖徐二人张罗材料重新构造江防设施的机会,必然要不断骚扰,以配合徐景月人马渡江。

    乌群烈略沉默后,目前也只能让廖徐二人不惜代价挡住,我这边随后再抽调四十万人马去支援。

    又有人提醒道:大军仓促急行,未带足够的辎重粮草,军士只随身携带了两天的口粮,壶口防线的补给要尽快到位。

    一将道:补给很快就能到位,清渠人马一出发,粮草随后就已经发送。

    乌群烈沉声提醒道:告诉廖徐二人,务必紧盯张虎人马,谨防其劫粮,粮草一到,令二人立刻出动一部人马去接应!告诉他们,只需坚守数日,我四十万援军便能赶到。

    壶口防线对岸,徐景月所部人马匆匆赶到,立刻紧急整备渡江木筏。

    徐景月正沿江查看之际,一份来自张虎那边的消息送到,只见上面写着,让这边暂停渡江,只需先行准备,什么时候渡江随时听那边的通知。

    一旁副将看过消息后,皱眉道:好不容易到手的壶口防线丢了,正应该趁宋军未站稳脚渡江夹击,难道还要等宋军将防守设施构造好了再进攻不成?蒙帅那边到底在搞什么鬼?

    徐景月眺望对岸,徐徐道:蒙帅不会无的放矢,定是有什么安排,我等听令便是。

    江下县,一片山野外,粮车车队犹如长龙,两万人马护送。

    临近山林之际,数名前方探路的修士紧急飞掠而来,急报道:快撤,山林中有大军埋伏!

    说话的同时,前方山林中已呜呜吹响号角声。

    数不清的人马从山林中冲出,直扑而来。

    撤!押粮官惊呼。

    车队仓促回转,可是携带这么多辎重,哪还跑的掉,押粮的大军立刻断后防护。

    大军对峙,郭献福骑着战马从人群中出来,手持长枪,阵前耀武扬威道:蒙帅料定援兵急赶,辎重必定在后,郭某在此恭候多时了!放下武器投降者,可免一死!

    哪是什么张虎手上只剩二十来万人马,郭献福率领那十万人马去抢粮仓未能抢到,立刻悄悄夜行赶来了这江下县,躲藏在了粮草车队的必经之路上。张虎那边的动作早就做在了前面,廖徐二人紧盯张虎明面上的人马已是错漏。

    对方不听,不肯投降,押粮官反而下令毁粮,眼见那边开始挥刀砍破粮袋,欲将粮食尽洒在泥泞地上。

    郭献福双目欲裂,如今粮食就是燕军的命脉,否则他何须费这么大的工夫,当即怒喝:杀!

    江下平原上顿时杀声震天,双方人马冲撞在了一起。

    十万燕军精锐对上两万运粮兵,结局不难预料,后者惨败,扔下一堆尸体后,数千名运粮兵四散而逃。

    清渠援兵三十万人马准备好的十天粮食几乎悉数落在了郭献福的手上,稍作收整,郭献福押着粮食回撤。

    同时一只金翅急速掠空而去,向张虎那边急报,粮食已经到手了!

    江防总督府内,议论纷纷,大都督罗照新的战略部署到了,要让这边放弃江防,执行新的战略。

    就这样放弃掉江防未免可惜。

    大人,大都督是不知道这边的战况,不知我等已经夺回了壶口防线,若知道了,必不会再让我等放弃防线,何不再等大都督接到这边战报后的新的回复再做决断?

    是啊,将战事阻隔在国境之外乃我等天职,一旦把主战场放进了国内,遭殃的是我大宋百姓。

    面对一片劝谏之声,坐在案后的乌群烈看着案上摆着的新的命令,也是有些犹豫不决。

    正这时,外面传来一声疾呼,报!一小将匆忙跑入禀报,大人,押往壶口防线的粮草在江下县被劫了!

    乌群烈猛然站起,怒道:谁劫的?

    那小将道:张虎麾下中军左统领郭献福亲率十万人马在江下县设伏劫粮!

    张虎在江下县还埋伏有十万人马?乌群烈大吃一惊,此时终于意识到中计了,壶口防线并非什么兵力不足而被这边一举攻破,而是敌方诈败,故意把壶口防线让给了他们,诱使这边不得不继续把粮食送往前线。

    堂内一群将领也惊的站了起来,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没想到对方绕这么大的圈子,不惜拿得手的壶口防线做饵,就为抢这么点粮食。

    对他们来说,这点粮食也许是不多,对燕军来说也的确是不多,三十万人马十天的粮食,也就是三百万人马一天的口粮而已。可对蒙山鸣来说,燕军真的是太缺粮了,三十万人马十天的粮食运作一下,平时喝稀的,战前吃干的,给三百万人马还是能坚持几天的。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