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之斩首之师》第七十五章 赤子丹心

    现在的张胡子满脑子都是“临死拉个垫背的”思想,在这些土匪的字典里面没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风亮节,他们都是乱世的产物,在这个四出混战的时代中他们所作的一切仅仅是为了能活下去。

    而现在日本鬼子不让他们活下去,他们自然也会坦然的面对死亡。当然前提条件是一定要杀的够本,杀的痛快,杀的无愧我心!

    吉野中队用一种近乎于无视生命的姿态出现在张胡子的面前,而张胡子所带领的关东山众家弟兄则是以更强硬的姿态来面对吉野中队。

    几页中队摆着方阵,迈着正步端着枪冲锋,希望用这种行动来证明他们的强悍!而张胡子所带领的关东山好汉则是**着胸膛,无视身上那些伤口,迎着吉野中队的正面发动冲锋。在这种战斗中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技巧可言,完全是以命搏命的打法,不出手则已,出手必要人命。

    昔日让岸谷隆一郎引以为傲的吉野中队这一次遇见了强大的对手,他们自以为天下无双的整个日本男人都崇拜信仰的武士道精神在这群土匪只想活下去这个简单的信仰面前变得一钱不值,甚至在无形中还隐隐落于下风。

    战斗打响了,让岸谷隆一郎心中滴血的一幕出现在他的面前。吉野中队的士兵在这群土匪面前失去了往日那无坚不摧的威力!在双方之间的相互射击中,吉野中队的士兵和对面的土匪的身体都出现了一阵阵的抽搐,然后倒在血泊之中。

    张胡子倒下了,他的身体被对面飞来的子弹射中了小腹和胸膛,日本鬼子的三八大杆枪的子弹穿透力极强,在子弹穿过张胡子身体的那一瞬间,张胡子感觉力量突然之间一下子就消失了,身体软软的倒在地上,只有手中的机枪依然在向对面发射着愤怒的火焰。

    张胡子的倒下让他身后的土匪原本就在拼命的情绪立刻上升到不死不休的程度,所有人都跟发疯一样冲了上来,十多个关东山的弟兄围着张胡子,用身体摆成遮挡子弹的人墙,后面的人纷纷用最猛烈的攻击压制着吉野中队的冲锋……

    几分钟过后,在四道岭训练场上吉野中队完了,而关东山的土匪则保护着张胡子撤退到忠义堂附近,找了一个地方将张胡子放平,把毒郎中配置的特效金疮药不断涂抹在张胡子的伤口上。

    现在的四道岭全山寨一千多人只剩下五十多个尚存一丝战斗力的弟兄,这些人分别聚集在霍刚和孟罡两个人身边,用生命阻击着日本鬼子的进攻,给毒郎中医治张胡子争取着宝贵的时间。

    狭小的作战空间内,关东山的好汉死死的顶着外面人数众多的日本军队的攻击。现在他们已经无处可退,再后退就是张胡子的家人以及刘益老爷子的住所。一群老爷们还不能保护妇孺老人,这在他们

    看来是一种奇耻大辱。所以他们宁愿站在在这里也决不后退一步!

    战斗的艰难程度已经大大出乎与岸谷隆一郎的意料,就忠义堂这个阵地他手下的军队就整整打了一个钟头却依然没有前进一步。

    为了尽快结束战斗岸谷隆一郎找来了叛徒陈斌,向陈斌问道:“有没有小路可以绕过这里,从后面对这些土匪发动攻击”

    陈斌低着头回忆着当初张胡子带着他炫耀四道岭防御工事时候的情景,片刻之后他摇摇头叹息一声说道:“四道岭四周被群山环绕,到处都是悬崖峭壁,没有地方可以潜伏进去。”

    刚说到这里,陈斌突然眼睛一亮,他想起来当初张胡子带着他观看四道岭防御的时候有一座高山距离忠义堂非常近,在高山上可以直接攻击到下面的忠义堂。陈斌心情一阵激动连忙向岸谷隆一郎说道:“有一座山的攻击位置相当好,站在上面就算用石头都可以直接攻击到这群土匪据守的忠义堂,我这就带人去。”

    听到了陈斌的消息,岸谷隆一郎也是非常兴奋,就像是一个在黑夜中行走了一夜突然看到天边出现了晨曦的人一样,立刻让陈斌带着他的讨伐队前往那座高山,从忠义堂的上空发动对土匪的攻击。

    汉奸就是这么的可恨,他们用同胞的生命和鲜血铺垫着自己荣华富贵的道路。陈斌不仅仅将杨靖宇将军的抗联队伍迫害的没有补给,而且还将关东山的众家弟兄逼上了绝路。而此时的陈斌脑子里面却是梁红艳的身影,在思想着这一次的战斗结束之后他会不会再见到这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女人,并与之共效于飞。

    关东山败了,没败在日本人的手中却毁在了汉奸的手里,张胡子输了,却输得那么荡气回肠,气壮山河!忠义堂变成了一遍瓦砾,但是在这一片的瓦砾中却传出来一阵阵密集的枪声……

    岸谷隆一郎笑了,忠义堂的方向枪声越来越弱。他手下的部队前进的速度渐渐在加快,距离刚才那个犹如绞肉机一样的战场他手下的士兵只有二十几米的路程。二十几米也就是几十秒钟的事情,这就意味着这一次对四道岭的攻击还有二十几秒就会结束,以皇军的胜利而告终。

    此时的岸谷隆一郎心中却有意思淡淡的失落,他是一个非常铁血的日本男人。他这一生只崇拜英雄。在中国东北这一片土地上,他心中认为没有一个中国人能配得上“英雄”这个字眼。但是今天他突然发现就在他对面这群名不见经传的土匪每一个都是英雄。这样的人值得他去尊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