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子浪子君子》第112章 踏上列车

    我不亦乐乎地大吃特吃,当然也要注意自己的吃相,省得因为吃相上破坏了咱好容易树起来的良好形象。

    叔叔们把肉菜放我面前,我懂事地推中间。

    我夹菜的时候,都以自己面前为出发点,不会一盘子里边到处插筷子,翻来搅去的。

    这是修养,也是一种尊重,这小小的细节上,证明咱有较高的涵养和自控意识。

    两位叔叔对我的行为表现一直给予很高的认可。

    刘叔喝了三瓶啤酒,黄叔喝了一瓶。

    吃饱喝足后,刘叔结账付钱。

    这桌饭菜竟花了70多块钱,100多斤大蒜的钱就这样消费掉了,我都有点心疼了。

    刘叔从包里掏钱付帐。

    他此时小心,谨慎多了,包括吃饭时都是包不离身了,真是“不吃一堑,不长一智”。

    吃饱喝足,我们有说有笑、摇摇晃晃往回走,我的小肚子也明显鼓了,里边装的都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

    此时正是中午,由于昨天下了雨,太阳一蒸发,简直闷热的不得了,身上的汗滴滴嗒嗒地往下淌。

    我们干脆脱掉上衣,尽量创造凉爽的条件。

    刘叔身上的肌肉让我震惊,都一块一块地,很结实。他的胳膊强壮到粗过我的大腿。

    怪不得他一拳就能把别人打残,他是有一定的实力的。

    看着这个猛男叔叔,我羡慕的不得了,并暗下决心:到时也一定跟他学学练功夫,除强身健体外,打架也不吃亏。

    此时,睡又睡不着,连风扇吹的风都热呼拉的。

    黄叔说:“咱抓紧把上午收的大蒜“处理””出来,看看明天来车拉走。

    刘叔又把上等级的大蒜倒筛子里。

    我纳闷地问:“这都装好了,咋还倒出来呢”

    刘叔说:“这样挣不了多少钱,得“打包”加工”。

    我不明白啥意思,反正我得好好看着。

    黄叔叫我专门在筛子口跟前撑口袋。

    黄叔扒拉有几斤蒜装在口袋里。

    刘叔拿来一个细长筒子,放在口袋当中。

    黄叔把屋角两毛钱一斤收的蒜,用收子铲起,倒进口袋中间的圆筒子里。然后,再把筛子里的大个的蒜裝在口袋的周围。

    这样一来,外表全是好蒜,孬蒜都夹在当中。

    黄叔抽出袋中的空筒子,这一袋子就这样被以次充好地加工完了。

    后边的,如法炮制。

    我疑问道:“买蒜的人又不是傻子,发现了不是前功尽弃了”

    刘叔叔笑了,向我解释到,凡是收大蒜的,基本都这么干。如同你批发青菜,水果一样,谁都知道表里如一最好,但实际都是驴屎蛋表面光,他们都弄虚作假,这不是良不良知的问题,这是普遍的现象。

    黄叔接口说:“在最大利益的驱使下,咱这属于好的,最其码的都是大蒜。更离谱的,有的掺石头,砖块的都有。”

    看样子,世间各行各业,“水都很深”。怪不得有句话说“隔行如隔山”,原来真是如此。

    刘叔又接着说:“诚实当然是好事,在商场中能杨名立万,树立威信。但在市场上,你过分诚实,别人会当你是傻子,也是赚不到钱的!”

    真是,听叔一席话,胜读六年书,更让我明白“十商九奸”这句话的精髓。

    黄叔可能见我一下接受不了太多的“商业机密”,对我说:“你现在还小,得以上学为主,切不能跟我们学一些歪门邪道,投机取巧的作为。”

    我点头说:“我一定只学叔叔们的优点,杜绝沾染缺点!”

    我把他们逗乐了。

    上午收了有千把斤蒜,被我们全部“精加工”完毕,在屋里码的整整齐齐。

    一袋子装40斤,我们数了一遍,屋里有200多袋子大蒜,表面看全是优质的一级蒜。

    在网状的红色蛇皮编织袋的衬托下,大蒜头个大,鲜亮,看不到一点瑕疵。

    两位叔叔很满意,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在计算着自己投了多少钱,能挣多少并给自己制订整个蒜季的终极目标。

    他们高兴,我也开心。

    下午,又涌过来不少卖蒜的,我俨然真了得力干将。过称,算账,待人接物,都充满生意人的性质,也使两位叔叔减轻了不少的工作量。

    他们承诺要带我买衣服的,可能搞忘了,我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总之,和他们在一起很开心,无拘无束的,他们不把我当外人看。

    &nb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