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后堂,小妾烹了香茗,素手相映黄盏茶,不知道有多好看,但往常最懂得欣赏的知县曹正却无心调笑,他一直在百万小!说房墙上装裱起来的对联,一连好几天都是这样神思不属的。
“老爷,”小妾娇滴滴地走过去拉扯他,“喝茶呀。”
“喝茶,喝茶。”曹正端过茶碗,却连一个眼神也没有分给她。
“老爷,”小妾不乐意极了:“您连着几日都端看这对子,不知道是谁的字,让老爷如痴如醉”
“啊,”曹正漫不经心道:“你觉得是谁的”
小妾也是肚中有墨水的,自然知道那对联并不是名人手书,不过偏偏作出娇痴之态:“难道是赵孟頫、文征明的老爷最爱这两人的字,一定是他们的了!”
曹正哈哈一笑,道:“老爷我换了一种笔迹写字,你就认不出了”
“原来是老爷写的,”小妾惯会奉承:“果然是笔落惊风雨,气势一如虹啊。”
这小妾再细细看了一遍对子,道:“果然是老爷写的,东庙阚西厢房,东西两厢,这不就说的是咱们县衙吗依我看,这下联也对得好,只是不知道这当中有何关窍,让老爷数日都默默独观”
曹正微微叹息一声,这当中的关窍,他是事后才渐渐想明白了。当时不过是见才心喜,触景生情出了几幅对联,考考会稽新出的小才子,这位小才子的反应,倒也十分让他满意。然而等他回味起这两幅对子,却忽然发现这个小才子似乎别有意味。
当日他出了上联“东庙阚西厢房,东西两厢,门户相对,方敢并坐”,其实算是一时有感而发。县衙大堂两侧,本是典吏、书吏所办公的地方,东侧是书吏所居,西侧是典吏所居,但是因为马书吏、杜书吏两个,越俎代庖威权甚重,西侧典吏根本不敢分庭抗礼,见到他们反而比他这个正牌大老爷还要奉承,这在曹知县看来,实在是不可忍受。所以他说,东西两房,不过都是他的仆从,马书吏再是耀武扬威,不过还是“吏”罢了。
他这个心思自以为隐藏地很深,一般人大概也只会看到县衙的布局,谁会想到这个层面上去——但偏偏有人想到了,还用下联微妙地点了出来一样事情,这人就是陈惇了。
且看陈惇的下联,“南京河北京城,南北双京,水土不分,可成霸业”,这似乎跟曹老爷的小心思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曹老爷是北方人,他来绍兴做官,是官做到了南方,他一来绍兴,就办错了一桩案子,之后便总说自己水土不服,将手中权力“下放”到了书吏手中。但事实其实很明显,地域可分南北,当官还要分南北吗难道北方的官场,会比南方的官场轻松易取吗
不会的,曹老爷只是不会做官而已。
会做官的人,到哪儿都两处逢源,如鱼得水,就算是把他放到岭南,放到蛮荒,他那个官,也做得风生水起。
所以陈惇说:“水土不分,可成霸业”,就是在说曹正做一方官,就要适宜这一方的“水土”,南人做北官,北人做南官,本就是常事,用自己的能耐把这个官当好,才是王道。
曹正越是咂摸,其中意味越多。然而他也不是一时半会反应过来的,他是在品味陈惇的另一幅对联,即“一官归去来”的时候,才忽然体悟到的。
陈惇对出“一官归去来”,并不是引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猜你喜欢
- 当年明月
-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 朱元璋的那个时代有着无数的厉害角色,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朱元璋用他惊人
- 小强
- 春暖花开
- 小说站自创建以来,始终以热情的态度面对每一个读者朋友,把收费的小说购买来免费给大家阅读,为了阅读方便我站去掉广告信息,创建的目的就是为了大家能免费阅读小说不受VIP章节的限制,网站内大量原创文学满足各种人群的口味。如果你也喜欢小说,那就一起来加入我们吧!永久域名01bz.com|01bz.net
- 午夜人屠
- 文中皆为亲身经历,但是人物皆为化名,如有雷同,算我抄你
- 若兮
- 由作者若兮创作那些过往那些年是一本很精彩的现代言情,主角是苏浅和沈脩远。的主要内容当初沈脩远的公司陷入财务危机,林蔓感觉到跟着沈脩远没什么钱途,立刻和苏浅谈条件,要了五百万毫不留恋地离开了沈脩远。如今却成了她不择手段的逼迫林蔓,让她伤心离去可怜她的孩子,才只有四周,却因为爸爸的恨而无缘来到这个世界
- 涤尘子
- [陶轩X苏沐秋]那些当年晋江2015-04-06完结文案全职高手同人,CP是陶老板X伞哥,叶不修打酱油。少年回忆向。我不会承认我的CP真TMD怪哈哈哈哈内容标签:游戏网游 恩怨情仇搜索关键字:主角:陶轩,苏沐秋 配角:叶修,苏沐橙 其它:全职高手“会长,我觉得你这身装备的属性搭配不太好 回想起来,那
- 小强
- 小强
- zwljiayou
- 我叫吕杨,是普通的一名大二学生,我有一个漂亮的女友,和我同校,叫郭采诗,就读于中文系,诗诗不仅学习好,才华高,人更是长得绝美无比,是我们学校公认的校花。168cm的身高伴随着一双修长的大腿,89-62-90的三围更是凸显出她那高耸的乳房,翘翘的臀部和完美的身材,在加上那毫无瑕疵的脸蛋,走到路上那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