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第573章 出兵

    以岳托为首的23名小贝勒很快便去找来了八固山额真,说服这八位率领八旗军士出征的八旗主将和他们一起反对班军的命令。

    八固山额真虽然位高权重,代各旗旗主管理八旗事务,但毕竟他们身上流的不是爱新觉罗的血脉,这23名爱新觉罗子弟的联手施压,他们自然是不敢当面回绝的。

    在岳托的带领下,这些后金小贝勒加上8位固山额真一起去了代善和莽古尔泰的大帐,请求两人出面,带领大家向大汗请命,不能就这么回师,而是应当继续南下伐明。

    爱新觉罗一族的年轻子弟,加上八固山额真的请求,就算是代善和莽古尔泰也不敢轻易的否决。他们反对继续南下征明,就是不愿意让黄台吉借助这个机会继续收揽人心。

    但是如果现在他们继续坚持班师,那么恐怕爱新觉罗一族的年轻人就都要倒向黄台吉去了,这可不是他们想要的结局。

    最让他们担忧的还是,八固山额真的到来,虽然有几分被逼迫的样子,但是更多人脸上却是乐见其成的模样。显然这些女真将领们,同样不愿意放弃一个可以大捞一把的机会。

    后金在辽东同明军已经交战了近十年,两军交战的区域除了荒草和白骨之外,那里还有什么人家可以劫掠。但是西南300余里之外的喜峰口内,却是近百年来没有遭遇过兵灾的地方。而且距离喜峰口更西南面只有100多里地的遵化城,可是北地出名的富饶之城。

    八旗那些劫掠惯了的骄兵悍将,听闻改道南下伐明,不再远赴河套去找林丹汗的麻烦,顿时就变得士气勃勃了起来。

    现在距离明国边关不过5、6日的路程了,两位大贝勒居然说要班师回京,消息传开之后顿时惹起了军中将士的抱怨。

    八位掌握旗务和旗丁出征事务的固山额真,在收到消息之后,便被旗下闻风而来的军将们给包围了。显然这些将士们并不愿意,辛苦走了20几天,都快走到明国家门口了。又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明国财富,穿山越岭的原路跑回沈阳去,这不是瞎折腾么

    岳托等人到来的时候天色刚刚暗下来,代善和莽古尔泰解决了出征的问题之后,正准备好好的喝上一场。但是因为岳托等人的到来,两人饿着肚子同这些小贝勒们扯了半个晚上,最终还是服输了。

    接近午夜的时候,代善和莽古尔泰出来自己的大帐,便带着岳托等人前往了黄台吉的大帐内,带头请他收回班军回师的命令,继续南下伐明的目的。

    黄台吉自然很是高兴,不过随即他又对着众人说道::“朕承天命,兴师伐明,拒者戮,降者勿扰。俘获之人,父母妻子勿使离散。勿淫人妇女,勿褫人衣服,勿毁庐舍器皿,勿伐果木,勿酗酒。违者罪无赦。固山额真等不禁,罪如之。”

    虽然岳托等小贝勒和八旗固山额真心向伐明,逼迫了两位兄长改弦易辙,但是黄台吉还是在第一时间对他们重申了一遍军纪,以敲打这些骄兵悍将的气势。

    对于岳托在这些年轻贝勒面前有如此高的威望和拥戴,就算是黄台吉也有些不安了起来。他可不希望,自己是螳螂捕蝉中的那只螳螂。岳托同样是努尔哈赤的子孙,他同代善两人又分掌两红旗。

    虽然岳托一向同他关系亲厚,但是叔侄亲情怎么比得了父子之情镶红旗旗主,也一样比不过后金大汗的宝座。黄台吉在这一刻不由下意识的猜忌了一次岳托,不过他很快就散去了这种情绪。

    对于他来说,能够让两位兄长低头,把这次出征的指挥权力抓在手上,就是最大的胜利,他还顾不上这些年轻贝勒们有没有其他野心。

    而对于岳托的父亲大贝勒代善来说,他这次被迫来到黄台吉的大帐,还要向黄台吉请罪,以收回他和莽古尔泰下午的逼宫行为。代善这一刻,算是把岳托已经完全记恨上了。

    虽然从前代善并不待见这个儿子,但是成年后的岳托见识还算不错,对于后金的局势也能说个头头是道。因此代善最终还是同岳托和解了,日常大事更是常常依重于岳托给自己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但是,现在被岳托带着宗族的小贝勒和八旗军将的压迫下,代善和莽古尔泰不得低头服软,吞下了日间刚刚向黄台吉求来的班师命令。如果没有营口这处贸易港,代善大约不过叹几口气,也就认输了。

    毕竟他是后金的大贝勒不是大明的大贝勒,他要阻止的是,黄台吉带兵伐明的计划,而不是伐明计划的本身。

    但是涉及到营口这处,每年流动着数百万银元物资的贸易港,能否继续开办下去,代善就不可能这么轻易的放过主动闹事的岳托了。代善可不觉得,明国皇帝是个蠢货,在被女真大军偷袭了关内之后,还会继续维持天津-营口的贸易航运。

    &nb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