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第597章 誓师

    驻马停留在三军之前,看着面前肃然无声的大明将士们,朱由检心中总算了有了一些成就感。能够让这些京畿将士们小小震惊一下,也不枉他两年来辛苦的练习骑术了。

    当然他也清楚,这种因为意外而感到的震惊,并不能让这只军队真正的信服于他,愿意不问缘由的跟随他这个皇帝奋力向前,击碎挡在他面前的一切敌人。

    不过看着这么多将士安静的肃立在他面前的军阵之中,无数双目光都注视向他,似乎此刻只要他一声令下,这只大军就能为他赴汤蹈火,朱由检就觉得自己的喉咙有些发痒,想要说些什么。

    “说些什么呢”朱由检脸色肃穆,目光从东往西扫视了一周,便清了清喉咙喊道:“就在7日之前,后金奴酋黄台吉亲自率领3万奴兵绕过宁锦防线,从龙井口到大安口分三路破关。

    奴酋黄台吉为这次出兵找的理由是什么呢他说我大明不遵守和约,出兵骚扰了黑龙江入海口的后金属民,这真是天大的笑话。

    黑龙江下游东岸的奴儿干,即是我永乐年间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的治所,黑龙江、阿速江、松花江以及脑温江皆归于奴儿干都司的治下。

    我大明从开国之处,就一向优待远人,建州女真昔日不过是从通古斯流亡至辽东的一个野人部族。我皇明怜其部族孤苦,方才容许此辈居于辽东,以为我大明守卫边塞。

    然而到了老酋努尔哈赤,心怀不臣之心,枉顾我皇明对其部族的多年照顾优待,以所谓七大恨起兵叛明。施展各种阴谋诡计,夺我大明辽东之地,屠戮我大明百姓,此仇可谓不共戴天也。

    然而我皇明境内数年大荒,百姓衣食无着,流民遍野。为活我大明百姓,朕忍辱吞声,主动向后金求和。只要能让大明百姓多活一人,朕即便日后无面目见列祖列宗,也是心甘情愿。

    却不料此辈蛮夷居然如此得陇望蜀,昨日得辽东,今日就把奴儿干都司也视为囊中之物,还借此发兵于我国,其辈之欲壑难填,可见一斑。

    奴酋黄台吉还曾有言,曰:有天子而为匹夫,亦有匹夫而为天子者。这话听起来似是而非,似乎颇有道理。但我要说,这是放屁。

    若有人能够驱逐鞑虏,护卫华夏生民者,则匹夫也可为天子,太祖高皇帝即是例子。若是反之,则天子也不过一匹夫。

    若我朱家不能驱逐鞑虏,护卫华夏生民,失去汉家之天命。自然也有汉家豪杰挺身而出,护卫此华夏热土,承继我汉家之天命。

    建州女真不过蛮夷之属,也意图觊觎我汉家之天命,岂不可笑吗什么是我汉家之天命承继中国,宾服四夷,就是我汉家之天命…”

    崇祯慷慨激昂的话语顿时吸引住了原本有些浑浑噩噩的新军将士们,这些从未听过的话语,似乎让一些东西从他们心里滋长了出来,让他们对后金起了一丝同仇敌忾的情绪。

    每个人都竖起了耳朵,想要竭力听清皇帝的每一句话,他们不自觉的挺立起了自己的胸膛,不再小心的计算着上阵后要怎么多领取一些赏赐,似乎有一种情绪把他们同皇帝联系了起来,让他们变得崇高了起来。

    原本在门口迎接皇帝的京畿都督府官员和新军将领,在皇帝单骑突入军营之后,也匆匆的跑了过来,他们见到眼前的情景,也只得远远的停了下来,等待皇帝的演讲完毕。

    “…在1700多年前,他们称我们为汉人;在1000年前,他们称我们为唐人;在260年前,他们称我们为明人。

    他们是谁是匈奴,是鲜卑,是突厥,是契丹,是女真,是蒙古…无论他们有多少个名字,无论他们有多么强大,最终屹立在这中国之地的,只有我们。

    我们是谁我们是炎黄苗矞,是汉唐子孙,是五千年文明传承不绝的伟大民族。现在,诸君可知自己是谁”

    皇帝的演讲让校场上的三军将士热血沸腾,除了当年开国太祖朱元璋之外,大约还是第一次有这样一位大明天子不顾礼仪,不在乎上位者的尊严,亲自在将士们面前鼓动士气。这让这些新军将士们,深受感动。

    不过他们在感动之余,却完全不知如何回应皇帝最后的问话,校场内突然出现了意外的静默。朱由检见此便再次声嘶力竭的喝问道:“诸君可知自己是谁”

    一些头脑较为灵活的士兵,情不自禁的大声回道:“我们是明人。”但是这回答之声稀稀落落,在这偌大的校场上反倒成了一些听不清的杂音。

    朱由检显然不满意于这些将士们的表现,他再次鼓足中气大喝道:“你们早上难道没有吃饭吗回答的大声一些,我们究竟是谁”

    竖立在皇帝面前的三军将士先是此起彼伏的喊出了声音,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