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第78章 崔呈秀的担忧

    崔呈秀带着三、四十名燕京大学的学生,还有大队人马从京城出来的时候,为了搞好和这些学生们的关系,作为自己今后的臂助,因此他一路上放下了身段,极力的讨好着这些学生们。

    作为阉党领袖,崔呈秀的恶名自然早就传遍了天下,这些学生们虽然不是崇敬东林党人的士人精英,但是对于阉党的观感也没有多好。

    不过在这一路上的相处中,这些涉世未深的学生们,倒是被这位前兵部尚的表现所打动了,他们觉得这位前兵部尚看起来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倒也没有传闻中的那么飞扬跋扈令人憎恶。

    虽说崔呈秀被东林党人视为操弄权柄的无耻小人,但是作为北地大地主出身的他,只要放下了心中的固执己见,他从小养成的士人风度和谈吐修养,可以让他轻易的获得这些学生们的亲近,让他们放下自己的提防。

    不过当他们的队伍走到了山西境内之后,便从陕西传来了亲藩谋乱的消息。为了缉拿逆贼,西安城内已经乱成了一团,据说叛乱的宗室在五月三日晚上的缉捕行动中伤亡不少,而一些乱党还冲进了城内的民宅,劫掠了不少良民商户。

    因为这一突发事件,原本陕西各地士绅百姓因为土地问题势同水火的局势,也悄然缓和了下去。原因便是这些亲藩宗室名下的庄田和控制的水源,现在都被朝廷所接管了,一些和百姓有争议的田地,还有各处被亲藩宗室霸占的水源,现在又重新由当地官府进行判定归属权了,这自然让原本绝望的百姓们有了期待,不再试图破罐子破摔了。

    而陕西一些和王府有关系的士绅们,此刻也失去了对于灾民土地所有权的争执兴趣,他们此刻更为关心的,是这起突然爆发的谋逆大案会不会牵连到自己身上。失去了和灾民争执的土地,不过是损失了一些财产,但是如果被牵连进了了谋逆的案子,那可是跌落地狱再也不能翻身的结局。

    原本团结一致对抗地方官府,试图保住自己土地的陕西士绅集团,终于因为这件案子分化了。和两家王府有关的士绅们,拼命打探消息,并寻找关系,试图置身事外。和王府虽然无关,但是失去了挡在地方官府前面的宗室和士绅领袖之后,剩下的这些士绅却没有正面对抗官府的底气,也就软化了态度,想要坐等朝廷派员下来调解。

    突然爆发的谋逆大案虽然缓和了陕西现在的士民冲突,但是却也引起了整个陕西士绅阶层的惊慌失措。陕西地方民变的危险固然是下降了,但是陕西地方发生变乱的风险却没有下降,只不过主体从返乡的灾民,变成了各地担心被卷入谋逆案的士绅而已。

    随着这些消息的传来,陕西官府、士绅催促崔呈秀领导的调查团尽快赶路的文、信件,也如同雪片一般的飞来了。

    陕西形势的变化,让崔呈秀顿时收起了,继续和这些大学生们拉拢交好的心思。他同左良玉交谈了一次之后,便悄悄带着一队骑兵单独上路了。五月十二日,在西安发生变乱的那一晚后的第九日下午,崔呈秀终于风尘仆仆的抵达了巍峨壮丽的西安长乐门。

    虽然天色还早,但是城内大街上已经行人稀少,每到一处十字路口,便能看到一队全副武装的军士驻守在拒马后面。崔呈秀等人一路行来,便能看到,越是靠近城北的官衙区域,守卫便越发严密了起来,可以称得上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带领崔呈秀一行人进城的官员,看到崔呈秀脸上浮现出来的诧异之色,便堆着笑脸对他说道:“钦差大人不必担心,西安城内现在很安全,所有叛逆差不多都已经落了。”

    崔呈秀伸出马鞭指了指边上巡逻的军士,颇为惊讶的问道:“既然城内这么安全,为什么还要设立这么多巡逻的军士”

    这位官员颇为尴尬的笑了几声,才解释道:“城内的叛逆早就被控制住了,但是一些从外地调入城内的军士,其中有些人入城之后擅自脱离了军队,然后闯入了民宅做下了不少罪案。为了逮捕这些无法无天的军士,几位大人便下令封禁了全城,然后按照街坊分区进行搜索逃军。到了今日为止,这些逃军都已经被抓捕归案了。明日开始,大队人马就会撤回到城外的军营中去了。”

    崔呈秀微微点了点头,便不再继续追问下去了。等他们来到了都察院之后,便看到杨鹤、田尔耕、武俊正带着陕西的地方官员,在察院的大门台阶上等候着他。崔呈秀在亲随的扶持下下了马,然后便上前同三人先叙了一会话,才在杨鹤的带领下走入了察院。

    虽然崔呈秀起复后的官职并不高,但是三人在他面前都不敢托大。毕竟他被赶回家守孝的时候,就已经是执掌朝政的大员了。当崔呈秀抵达之后,他便很自然的取过了三人手上的主导权。

    在都察院的大堂上见过了陕西地方的官员之后,崔呈秀虽然面带微笑但是却毫不客气的下了逐客令道:“各位对于本钦差的接风,本官这就算是受过了。

    接下来,本官想同杨巡抚、田指挥使、武公公私下谈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