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第186章 梅思沃尔德的日记

    梅思沃尔德通过郑彩向崇祯转达了,想要跟随他一起北参加军事演习的想法,不过朱由检考虑到自己北还要巡视造船厂和唐山冶铁基地,这些地方有太多不适宜让外人参观的机密,因此拒绝了他的要求。

    不过梅思沃尔德并没有死心,他打听到这次演习需要征集一些船只用于运输物资后,于是再次通过郑彩做了一次申请,利用自己名下的商船承担了一些运输任务。

    他离开京城的时间虽然崇祯晚了一天,但是因为军事后勤部门采用了标准桶装物资,得以快速的装卸货物,加海航行的顺利,当他抵达秦皇岛再转道永平府时,一路巡视过来的崇祯车队还没有到达永平呢。

    永平府的府治在卢龙县,这里是连接山海关和京师的交通要冲之地,因此人烟稠密商贾云集,也是京东地区第一大府。

    梅思沃尔德抵达这里之后,打听到皇帝一天之后会抵达,于是在城内找了个地方住了下来。

    虽然这里被称为京东第一府,但是和北京、天津这样的大城市相,也依然只是一个没有几条街道的小城而已。见过了北京、天津的梅思沃尔德,很快逛遍了城里仅有的几条街道。

    街道摆出的货物并没有引起梅思沃尔德的兴趣,而他迥异于国人的外貌和服饰,也让他吸引了许多国人的目光,这些目光并不都是善意的。

    为了不引起更大的麻烦,梅思沃尔德便打消了继续逛下去的念头,选择回去了自己订下的客栈。

    在房间内感到无所事事的梅思沃尔德,决定把自己的这次冒险完全的记录下来,日后交给公司作为研究国的资料。

    摊开了自己的日记,拿出了蘸水笔的梅思沃尔德思考了许久,方才蘸着墨水写道:“基督降生一千六百三十年…我在国阴历九月十五日前抵达了一个叫做卢龙的城市。

    这座城市在一条大河的边,虽然这条叫做滦河的河流泰晤士河要窄的多,但是据说它在夏季时,河面能达到冬季的一倍,而且能从游携带许多泥沙下来,可见在这条河的游,一定是个土层非常厚实的地区。

    卢龙城是一座用土墙围住的四方形城堡,虽然它的城墙外立面镶嵌着砖块和青石,但是城墙的高度大约只有10-12英尺左右,因此并不是一座有威慑力的要塞。

    卢龙城的人口大约略多于普利茅斯,但是面积大约小了三分之一,它的城墙只有一些类似于鹰炮的小炮,守城的士兵虽然装备齐全,但是缺乏作为一个战士的精神。当然和他的南方同行相,这里的士兵总算还像个士兵的样子,不是什么兼职商贩和农夫。

    唯一值得敬畏的是,在我国类似于普利茅斯的城市大约也十几个。但是在国,类似于卢龙的城市,恐怕有数百个之多。虽然这是国人的说法,但我并不认为他们在夸大其词,光是我本人在国南方省份的旅行,已经见到了二十多个卢龙更大更出色的城市…”

    朱由检坐着渡船过了滦河,便在渡口看到了同其他人格格不入的梅思沃尔德,他招手让这位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亚洲总经理来到了自己身边,询问了他怎么来到此地的经过。

    朱由检无奈的对着他说道:“好吧,好吧,既然你这么想要参观大明的军事演习,那么跟在我的身边。不过你可千万不要乱跑,我的士兵很少接触欧洲人,我担心他们会粗鲁的对待你,我可不希望因为意外失去一个朋友。”

    梅思沃尔德屈膝向朱由检行礼后,很是认真的说道:“是的,陛下,我一定会遵照您的吩咐行事,待在您的身边,哪都不去。请您放心,我对于自己的生命还是很看重的。”

    梅思沃尔德虽然终于得偿所愿,但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很快认识到,跟在崇祯的身边并不是什么好差事。

    九月十七日,崇祯抵达了山海关,同孙承宗、王在晋等人碰了面,还顺便检阅了山海关的明军部队。

    梅思沃尔德对于这次山海关之行影响最为深刻的,并不是被国人称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而是那些被皇帝检阅的明军士兵。

    他在日记写道:“…今日午后,皇帝陛下在长城脚下检阅了自己的军队,据说这只是皇帝陛下所拥有军队的一小部分。

    百个步兵连队和三十个骑兵连队接受了皇帝陛下的检阅,按照国人的编制,一个步兵连队的人数,从180人到260人不等;一个骑兵连队,则大约在35人到50人之间。

    也是说,仅仅是这位皇帝陛下检阅的一小部分军队,已经超过了2万人。我仔细观察了这些步兵和骑兵,我认为步兵连队起码有三分之一的士兵是精锐,他们的装备其他人更为精良,身材也更为高大健壮,并不弱于我们最好的士兵。另外三分之二的士兵则大约是卢龙城的守兵水准,用来守御一座城堡还是够用的。

    至于明军的骑兵,我以为他们也是一些不错的小伙子,但是他们的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