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第635章 弱者的选择

    费尔干纳盆地是群山环绕的一个内陆谷地,这里山川秀美,气候宜人,既无洪水猛兽,也无恶病流行,加上又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来自中亚的各民族一旦进入此地,大部分就不愿意继续迁移了。

    因此盆地内的人口虽然以乌兹别克人为主体,但这里还生活着上百个少数民族,人口组成可谓是十分之复杂。而封闭的盆地环境,又使得这里的人们和盆地之外的人群有着极为明显的隔阂。

    这种隔阂不仅仅存在于安集延人同叶尔羌人之间,同样也存在于费尔干纳人同布哈拉汗国其他地区的人群之间。可以说,在叶尔羌汗国入侵费尔干纳盆地之前,盆地内的居民对于布哈拉的忠诚就已经相当淡薄了。

    作为下一任布哈拉汗的纳迪尔穆罕穆德,在第一次进入盆地时并没有展现出自己的仁慈,相反倒是在这些原本就同布哈拉较为疏远的民众面前,他表现出了令这些民众失望的冷漠和无情。

    当然在纳迪尔穆罕穆德看来,这原本就是费尔干纳人为了汗国和保护自己家园应当服出的代价,就如同他治理下的巴尔赫人为了抵挡波斯人的入侵而必须付出的代价一般。

    并且因为布哈拉城那些渐渐团结起来反对自己的政敌,还有身体日渐衰弱的布哈拉汗,都不允许纳迪尔穆罕穆德在盆地内多加逗留。他需要一次干净利落的胜利来堵住政敌们的嘴,然后尽快返回布哈拉稳定朝局,好顺利接任汗位。

    然而纳迪尔穆罕穆德对于费尔干纳人苦痛的漠视,使得费尔干纳人迅速的觉醒了。在他们看来,不管是联军这边,还是布哈拉军这边,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但如果非要让他们做出一个选择的话,他们倒是宁可选择联军这边。起码联军这边还想着今后要统治这里,因此只要费尔干纳人不违反他们的命令,人身的基本安全还是能够得到保证的。

    而将自己当成了救世主的布哈拉军,压根就没想过在费尔干纳盆地长期驻扎下去,他们只想着尽快完成自己的任务,让那些费尔干纳人把积蓄都交出来,免得自家的兄弟挨饿,或者翻越群山去运输粮食。因此只要有一个农户隐瞒了一小袋口粮,都会被施以严刑拷打,以震慑村子里的其他人。

    再加上,明军军官已经对联军部队进行了有效的整顿,从费尔干纳盆地各城劫掠到的物资,也足够联军的日常供应。因此联军的军纪比起私军占据三分之一以上的布哈拉军要好的多,在联军的军营附近,起码还有当地人摆摊提供饮食,但是在布哈拉军的军营附近,连条狗都看不到。

    当然,随着这种军营附近产生的商业活动,大明的纸币也正快速的在盆地内流通起来,这位为大明纸币向中亚地区的渗透,算是打了一个前站。

    费尔干纳人对于纳迪尔穆罕穆德率领的汗**队的失望,使得联军这边开始对布哈拉军的行动越来越了如指掌,这为联军在路途上阻击布哈拉军创造了机会。

    而布哈拉援军对收复地区民众实施的甄别和强行服役等政策,更是使得原本期待援军来解放自己的沦陷区百姓,转而开始协助敌人反抗本国的援军了。

    某位主动协助联军防守的那木干城居民对联军士兵好奇是这么回答的:“是的,我依然痛恨你们,但是我的家人也需要活下去,被一个强盗打劫一次,总好过被两个强盗打劫两次…”

    普通民众都如此惧怕被布哈拉军解放,那就更不必提投降联军的安集延人了。

    阿尔斯兰率领的喀尔喀蒙古人虽然来自苦寒的漠北,但是自从被大明接纳之后就获得了较为充足物资的补给,加上阿尔斯兰击破藏巴汗王城时从王城的宝库内获得了大量的珍宝,因此阿尔斯兰手下的蒙古人要比叶尔羌人、吉尔吉斯人阔绰的多,加上朱由检在这只军队中安『插』的大量明军军官,使得这只军队的军纪差不多可以和大明的新式陆军比肩了。

    安集延伯克向阿尔斯兰投降的选择可谓正确无比,有钱的喀尔喀蒙古人在获得了安集延伯克筹集到的一笔赎城费后,就失去了洗劫这座城市的兴趣。

    为了防止军纪较差的吉尔吉斯人在城内抢劫,阿尔斯兰还强令吉尔吉斯人驻扎在城外,并命令自己的参谋长胡光翰建立了一支宪兵队,以维持城内的军纪。

    因此安集延人投降之后的生活还算过的不错,当他们听到纳迪尔穆罕穆德对于为联军服务的人员处置之后,顿时意识到要是让纳迪尔穆罕穆德收复了安集延城,估计城内就不会剩下几个活人了。

    出于对纳迪尔穆罕穆德率领的本国大军的恐惧,安集延人主动找上了阿尔斯兰,表示愿意为抵抗布哈拉军尽一份力。

    正是在纳迪尔穆罕穆德的这只军队帮助下,联军在同仇敌忾的安集延人和费尔干纳盆地西部的其他居民的帮助下,硬生生的从一个入侵者变成了本土保卫者。

    而失去了本地人的协助之后,布哈拉军在费尔干纳盆地的进军,和在外国行军基本没有什么区别。甚至于连浩罕人现在都不愿意和这些外来的布哈拉军走在一起了,这使得大军稍稍偏离纳林河附近的大道,就会受到当地人组织起来的叛军袭击,甚至有些干脆就是当地人作为向导的联军小股部队。

    从浩罕向安集延前进的道路上,布哈拉军队举步维艰,频繁的遇袭,更是让布哈拉军开始清除军队驻地附近三十里之内的居住村落,而这也进一步加深了本地人对于布哈拉军的反抗。

    到了5月底,布哈拉军终于抵达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