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世子不按剧情来》第一百三十八章 尘埃落定

    世人曾说,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

    因看不透人世的虚妄,而生出贪嗔痴,又因迷恋红尘繁华而执着六相,从而生出无尽的烦恼。

    若是执念生呢

    “既是一念生......便不死不休。”

    她的耳边似乎还响着他方才疯魔一般的话,背后的血迹已经干透了,此时泛着些冷硬之感,承安看了一眼躺在床榻上的百里巡,胸前紧紧缠着白色的纱布,脸色苍白,只是那一双手却将她攥的死紧,仿佛是用尽了浑身的力气。

    亲卫们想将王爷的手松开,好赶紧带王爷去治伤,谁知好几个人上来,都没能将手扯开,最后惊澜便让人抬着他们两个一起去了王翊之那边。

    利器所伤,虽是正中胸口,但是偏离了心脏几寸,没有伤到要害。

    王翊之开了几贴药,没有说什么话,这么靠近心口的伤口,还是匕首所伤,两人必然是离得极近,而能靠近百里巡这么近,让他毫无防备或是放任之下伤到的,除了眼前的承安郡主,再无旁人了。

    不过,他觉得百里巡这一刀还真是活该,不过能将承安郡主带了回来了,这伤受的也不亏了。

    “王妃,王翊之在这里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承安眉目一冷,“不当讲那便不要讲。”

    向来端方如玉,清冷淡雅的折玉公子难得被堵得哑口无言,不过他生性淡定从容,很快就调整回来了,笑眯眯的开口:“还是当讲的。”

    “如今,王爷是百里军的军心所在,若是王爷出了事,那百里军必然是要乱的,我说句不好听的,此时南唐和北齐的大军还驻扎在梁京外头,郡主是想再次将整个梁京拖进战火里面么”

    承安只是低垂着头,不知道是在想什么。王翊之却莫名觉得她已经被自己此番话动摇了,这世间能让他敬佩赞一句聪慧无双的女子,唯独承安郡主,这般聪慧又通透的女子又怎会只顾及自己的爱恨情仇,而置天下苍生于不顾呢

    “待梁京彻底解困,天下安定之后,王妃再另有成算,王翊之便是一句话都不会多说。”

    承安抬起头来,忽的莞尔一笑,只是这笑里还透着无力和疲惫。天下苍生......凭什么要系在她一个人头上,她便是不能为自己一个人活么

    “将他的手松开吧。我知道你能做到,不用和我推脱。”

    王翊之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抽出一根银针,刺在百里巡手臂一个穴道之上,随后那紧紧攥紧的手顿时便松开了。

    承安揉了揉有些酸胀的手腕,竟是看也不看床榻上的男人,丝毫不犹豫地转头便离开了屋子。

    就在这个时候,床榻上的男人缓缓的张开了眼睛,眼眸清明锐利,满

    脸阴霾地看向王翊之。

    王翊之仿佛看不见他的表情一般,笑容宛如春风:“诶呦,王爷这就醒了啊,我的医术还当真是举世无双了呀。”

    他知道百里巡方才便是一直醒着,这样的伤口还不至于让他昏迷不醒,除非是他故意的。

    “阿巡,一味的逼迫只是伤人伤己。”

    正值黄昏,他半张脸隐在黑暗中,另外一半则镀着夕阳的余晖,王翊之也不知道这话,他究竟有没有听进去。

    “出去吧。”

    他想一个人待一会儿,想想他与承安究竟是要何去何从。

    屋子里安静了下来,他一个人躺在屋子里,外头下着细细的雪,这样的冰冷像极了上辈子他最后的时光,不过那个时候他怀里还抱着承安,哪怕只是她的尸体,他也不觉得的孤寂。

    而此时,他不由得苦笑。

    承安她......记起来了,她也回来了啊,百里巡忍不住有些颤抖,一双眼睛里满是仓皇无措,热气像是不断的向上翻涌,温热的液体叫嚣着要冲出眼眶,他的手慢慢放在了左胸,那里有个地方喜悦伴随着无尽的痛苦而至,可是他却甘之如饴。

    可是承安,若是他不这样,他还有什么可以留住她。他们之间隔着国仇家恨,隔着多条人命,还有那支离破碎的信任......

    梁京里,百里军接替了早已疲惫不堪的大梁守军重新驻扎到了城楼上,看着城楼上墨色的雄鹰旗帜和寒风中挺立的玄衣铁甲士兵们,北齐南唐大军也只得暂时偃旗息鼓不敢再轻举妄动。

    承安再次走在梁宫的宫道上时,看着眼前这依旧宏伟却在薄雪中显出萧条的皇城,冷淡的眼眸中不由得划过一丝淡淡的惆怅,更多的却是让人无法辨明的复杂。

    从现在起......这座皇宫不再姓萧了,明明还是从前的模样,可再也不似从前了。而她,终究是大梁萧氏的郡主,哪怕她心中再恨......如今她都只是一个亡国郡主了。

    ......

    有了百里军的坐镇,梁京以极快的速度重新热闹起来了。虽然前两天还满城鲜血,杀声震天。城中百姓躲在家中亦是战战兢兢,惶恐不安。然而只是几天时间,人们埋葬了尸体,清理了街道,很快空荡荡才城中便多了几分活力。

    百里巡很快下令追封战死的将士,重新整顿了梁京的政务,虽然外面依然有几十万的大军围城。但是城中百姓的生活却渐渐的恢复了原本的轨迹。如今的梁京中不仅有几十万的百里军,更有诸多的赵家军和大梁的将领,百姓自然也就对城外敌军不怎么担忧了。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