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座北平到大明》第16章尴尬升职

    要知后世史料记载,孙承宗原是蓟辽督师,于崇祯十一年,高阳城破时,就已经殉城而死,可是现在是崇祯十四年,孙承宗不但活了过来,还以兵部侍郎的身份督师蓟辽,与后世的史料记载极不相称。

    再想起,于崇祯十二年已经告老还乡的曹化淳还在宫内掌握大权,李子明知道,因为他的到来,这个明朝未年确实有些不一样了。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李子明急急回到长通客栈中,找来一个机灵的店伙,给了他一两银子,道:“伙计,跟我说说如今朝廷的局势。”

    看了看手中的银子,伙计有些眉开眼笑,道:“好,既然客倌想听,我就说上一说了。”

    “如今朝廷中可以说三派,一是以曹公公为首的势力在军队中大行监军之权,二是,以内阁首辅周延儒大人,刑部尚书钱谦益大人,礼部尚书温体仁大人,户部尚书吴应熊大人四人共同执掌朝政,三是以兵部尚书孙传庭大人,兵部侍郎孙承宗大人,坐镇蓟辽的祖大寿总兵及洪承畴总兵,还有坐镇山海关的吴三桂总兵五人主管天下军事。”长通客栈作为各地官员进京述职的聚集地,店中的伙计确也非同一般,将朝廷之事说的头头是道。

    “果然发生了改变,后世史料,除周延儒外,钱谦益早在崇祯十年就被削籍归乡,温体仁也在崇祯二年因为政事不佳而被罢职,王应熊则在崇祯8年就被罢官,直到崇祯十五年,也就是明年才再入京为官,可是如今,他们四人却同存于朝廷执管朝政,不过军事统管方面,除了孙承宗外,倒没有多大的变化,总之这个大明未年,因为我的到来,已经稍稍不同于历史了,大事可期。”李子明不由哈哈大笑起来,引得店伙看着莫名其妙。

    ……

    “客倌,客倌,宫中有貴人来传御旨了。”次日清晨,李子明刚刚穿戴好,梳洗完毕,房门就被敲得咚咚作响。

    打开房门,只见门口站着昨天的那个灵活店伙,不由说道:“什么事”

    “有宫中貴人来给客倌传御旨。”那名灵活店伙神态变得极其谦卑。

    “宫中貴人前来传御旨给我”李子明先是一愣,而后想起那日与长乐公主离别时说“要他住在长通客栈,会禀报父皇嘉将于他”。

    当下李子明不敢怠慢,忙入内穿好百户官服,朝着楼下而去。

    长通客栈内,一排兵丁将大堂内的闲杂人等及桌椅排开,一名声雌颔秃,髭须不生,手持拂尘的太监手拿着圣旨站在那里,有一丝趾高气扬的味道,身旁,还站着几名身着太监服的小太监,恭恭敬敬地站着。

    “江西行省吉安府庐陵县百户李子明前来接旨。”李子明忙快步上前,跪倒在地。

    太监抬眼看了李子明一眼,缓缓地张开圣旨念道:“圣旨到,李子明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日,兹有江西行省吉安府庐陵县百户李子明守卫永新城,击退李闯贼寇有功,复又护驾长乐公主殿下回京有功,特升其为江西行省吉安府吉水县从五品县令,等同于知州,同时兼任吉水县百户,军政一体,钦此!”

    “从五品的吉水县县令兼百户,军政一体。”李子明不由一愣,要知在明朝县令是七品官,但李子明这个县令却是从五品衔,又兼任一县百户,可以说权柄远在一般的知县之上,比之知州还要略胜一筹,毕竟知州也是从五品衔,但却只主政,不掌军,只是终究只是一个县令,较为尴尬。

    “李子明,还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