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区域派送员》第四十一章:囡囡不哭

    从闸港区过去的话,路程不近。

    需要横跨半个通城市。

    而从地理上来说。

    相比繁华的市中心,那里距离附近的郊区城镇反而更近一些。

    加上诸如春织巷这样的,各类工厂的老生活区都集中在这个位置。

    使得那里更是像是一块城乡结合部

    骑着电动车,在导航的提示下,足足花了小半个钟,潘明终于来到了那个废弃车辆停车场。

    虽然是仅仅过了几天。

    但是再次回到这里却让潘明有些百感交加。

    停车场依旧大门紧闭。

    潘明停放好电瓶车,从尾箱中取出了小花伞。

    仔细的拭去了上面的泥印。

    带着小花伞,潘明走向了门卫室。

    朝窗户边看看。

    门卫老汉正用报纸盖着脸,躺在床上打着瞌睡。

    悠闲的让潘明有些羡慕。

    像那天一样的,他轻轻的叩了叩窗户。

    “谁啊”

    老汉没有拉开脸上的报纸,直接问道。

    “是我,我还您的伞来了。”潘明对着里头回道。

    一听到潘明的声音,老汉一个激灵就从床上翻身而起。

    都顾不得穿鞋,赤着脚就跑到了门边替潘明开门。

    “小伙子,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快进来坐吧。”老汉招呼着潘明进去,自己也去床边穿好了鞋子。

    潘明还是坐在了上回的小木椅上,伸手将那把小花伞递了出去。

    老汉爱惜了接过去。

    “我老陈果然没有帮错人。”

    潘明礼貌的笑了笑,随即说道:“您上回说这是您孙女唯一留下的东西”

    老汉苦笑了一声:“是的,这是我小囡囡留下的唯一东西了。”

    “那她”潘明希望是自己想错了。

    门卫老汉的脸上浮现出回忆和悲伤的神色。

    从旁边小柜里抽出了一份略微泛黄的报纸。

    将报纸递给了潘明。

    “囡囡如果没出事的话,如今也是高中生了。”

    潘明接过报纸,看着首页那个巨大篇幅的报道

    “悲痛!通城市织港实验小学发生一起恶性杀人案件”

    潘明看了看抬头的报纸日期。

    2010年3月24日。

    “2010年3月23日上午7时25分,行凶的郑民生从家出发,经通城市织港路走到织港实验小学附近。当时二三十名学生和家长正聚集在校门口,等待学校开门。

    郑民生突然持刀捅向毫无防备的学生,在不到1分钟的时间里,6男7女,共13名孩子倒在血泊中,当场死亡3人,还有6人在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目前还有4名伤者在医院进一步观察治疗。

    短短的55秒,他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凶杀案。

    郑民生被英勇的市民当场制服,并移送警方。

    目前案件侦办仍在进行中。案件发生后,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及时作出重要指示。

    通城市、区两级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事件处置领导小组。下设伤员抢救组、善后处置组、安抚稳定组、案件专案组、宣传信息组、学校秩序维护组等六个小组统筹处置相关事宜。

    记者了解到,遇害的小学生中,4名是一年级的,还有1名二年级学生、1名三年级学生和2名四年级学生。

    经查,凶手郑民生,1968年4月30日生,通城人,未婚,原织港社区诊所医生,2009年6月辞职。目前案件审理和善后工作正在进行中。

    当天,织港实小停课一天,预计24日恢复正常上课。”

    323郑民生案件潘明也有所耳闻。

    当年潘明还是高中生,这起恶劣的校园凶杀案作为几乎引动了全国学校的安全教育。

    凶手郑民生纯粹是因为自身的无能,将对社会的不满发泄到了年幼的学生身上。

    据新闻报道,郑民生在行凶时嘴里还在高呼着:“有人不让我活,要将我逼疯,别人也别想活。”

    潘明有些可怜的看着老汉。

    很明显,他的孙女就是死在“郑屠夫”的屠刀下。

    虽然凶手已经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早已被执行了枪决,但孩子们的家属却得承受永久的伤痛。

    气氛有些凝重,潘明掏出了兜里小苏烟,给老汉递去了一支。

    老汉接过香烟,放在嘴里点燃。

    虽然他面无表情,但是眼泪却止不住的往下淌。

    “我…儿子,儿媳一直在外地务工,我的孙女儿童…童是我一手带大的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