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霸主》第026章:电泵循环(求推荐/求收藏)

    私人小房间中,围坐着四人,大家一起研究这次比赛。

    章昭最先提出要参赛,那么两天之后,他的箭体大致设计方案就已经做出来。

    纵然液体火箭发动机小型化设计比固体火箭发动机小型化的难度大了不止一个等级,但是,技术宅无所畏惧。

    长达半个小时的解说下来,终于算是将情况说清楚,到最后:“所以我的方案很简单,要想彻底压倒其他参赛者,那咱就必须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燃料方面可以选择液氧/煤油,能兼顾安全和推力需求,而且燃料储存箱也比较容易制作。”

    研制一款火箭,最大的难点在推进系统,而在探空火箭这个细分领域,发动机的重要性就显得更加不可忽视。

    张教授没有太多的意见,他现在的角色是技术评审。

    固体发动机也好,液体发动机也罢,其实在他看来,两者大致都无所谓,只要能把火箭做出来,并且成功将发射载荷入轨,差不多也就行了。

    那么话又说起来,其它他更加关注章昭的方案中,是不是能有些不一样的技术亮点。

    仔细再看小黑板上的结构图,特别是发动机设计,看起来技术亮点确实也有,但就是不知道是否靠谱。

    而抱有同样疑惑的,显然也不止教授一人。

    刘航学、付才两人同样有些担心,他们现在虽然是重点研究复合材料领域,但本科、研究生一路上来,对航空航天方面的专业知识都绝对过硬。

    刘航学最先忍不住:“看起来,这款发动机的设计方案,应该是打算走挤压循环路线”

    说是挤压循环方案,付才、张教授都算是勉强认可的点头,因为章昭这套循环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有挤压循环的影子。

    简单!

    不过,要是真的细细琢磨下来,张教授又发现了其它端倪。

    摇摇头:“不对,这个又问题啊!”

    眉头紧锁,纳闷儿了:“如果是挤压循环,那结构图里面的电动机又是什么情况,我可没见过哪款挤压循环的火箭发动机上面会装这玩意儿。”

    眼看着结构图上明明白白地画着两处电机标志,p1、p2两台电机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在发动机结构图上却显得无比刺眼。

    刘航学、付才也顺着思路,同样发现设计中的怪异之处,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只能目光投向章昭,还希望能够从章昭那里得到合理的解释。

    在火箭的设计上,从来就没有一克重量是多余,何况是两台金属制作的电动机,这里面问题可大了去。

    章昭:“很简单,我们现在只剩三个月不到,没时间去开发复杂而精密的闭式循环系统,即便是相对简单一些的开式循环,现在咱也没时间去捣鼓。”

    这话确实说到位了,张教授手头的资料比较多,想想之后也跟着补充一句。

    “很有道理,单就推进剂增压系统这块,根据nasa之前给出的官方统计,在美国上千枚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发射任务中,失败故障调查结果表明,推进剂增压系统故障的占比最高,达到了28%以上,其次才是发动机本身故障22%。”

    说一千道一万,就算你再怎么天花乱坠,永远都没有实际数据来的有说服力。

    特别是这种发射失败故障总结,这些是美国强大综合国力下得出的宝贵教训,如果没有足够发射量,完全就积累不出大量的故障案例,更不可能总结出这些数据。

    所以,这才是大力出奇迹。

    想当年,美国甚至有火箭指标过高,产品研制出来后六次发射全部失败的案例,那才叫......

    而这些发射失败数据宝贵之处,就在于它可以有效地指导后续的火箭、导弹开发,有针对性的对推进剂输送系统进行重点研究。

    如同航空发动机领域,美军通过故障分析总结,确定了涡轮喷气式发动机需要提前对燃气发生器(核心机)进行预研一样,都是失败总结后才得出的血泪教训。

    以上这些

    除了当年的美苏之外,换做普通国家,谁还能总结的出这些数据,有那个实力吗

    章昭:“没错,我虽然手上没有教授您那么多的详细数据,但咱们结果是一样就对了,在推进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