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霸主》第039章:立方体卫星,切入!

    确实的没想到,付才最后居然会做出这种选择,甚至搞得章昭有些措手不及。

    当然,更没想到的是,他随手所创办东太平洋宇航技术公司,居然在关键时刻还能有这样的作用。

    到底算挖了波音公司墙角,还是挖国家的墙角。

    若真要是说穿,他现在所干的活,不也是在为美帝国主义的nasa宇航局服务吗

    想想也是有些尴尬,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真要说哪里有些不一样,可能也就是章昭对东太平洋宇航技术公司的未来规划更加清晰,比如他现在就对未来发展思路很明确:

    首先要明白,东太平洋宇航技术公司不可能在美国有机会做大,这毫无可能,因为美国人没有任何理由来支持章昭这位黄种人在美国的宇航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毕竟,同样的坑,人不能同时掉进去两次。

    纵然是美国再怎么慷慨大方,那也不会还像四十年前那样,随手就送出五个师。

    章昭:“付博士你愿意到东太平洋宇航技术公司,这让我感到很荣幸,特别是以后公司继续迭代开发新箭体的时候,那我肯定就不用再操心箭体技术问题。可说句实话,我未来在美国不会投入太多的精力,几年之后还是要回国发展,大多数华人群体在美国所遭遇的天花板效应不会因你我而改变。”

    美国的商业航天市场容得下蓝色起源、容得下“spacex”、容得下维珍银河。

    这一切的一切都有前提,因为以上这些公司的创始人都是美国的白人富翁,他们很大程度是代表了美国的政治决策层。

    章昭玩玩探空火箭,甚至搞一发起飞重量五十吨以下的小火箭,这些普遍都没事儿,毕竟太平洋对面早已经突破了相关的运载火箭技术,美国人自然不会卡章昭。

    但是!

    在太平洋对面依旧还是长2.3.4三款火箭为主力的时候,那绝对就不可能允许华人接触到更高端的火箭技术,这是红线。

    章昭虽然没有时间去仔细求证这些,但基本情况都是可以猜到的。

    本来嘛,中美两国的航天交流一直都不怎么畅通,回头又还能指望什么呢

    按纵然是这样,付才也没有多说,他还是继续坚持,再次说到:“那都不影响大局,几年之后或许真如刚才所说,国内要是能在复合材料领域大手笔投入,那我就正好跟你一起回国,如果那时候还是不行的话,你要回国发展,那我留下来帮你守着现在这一摊子项目。”

    很有诚意,而且语气相当诚恳,章昭无法拒绝。

    既然大家话都说到这份儿上,断然是没有再拒绝的道理,总不能坐看付才去投入到波音公司的研发队伍中,那肯定不行。

    绕来绕去,没想到自己这光杆公司居然就有人加入了。

    想想也觉得稍微有些道理,暂时让付才在自己公司里面蛰伏,等待时机成熟之后,再寻找机会看下一步该如何安排,多少也能算是目前的最佳解决方案。

    章昭:“这样安排其实也不错,正好公司下一步发展也比较缺人,我们可能会继续优化现有的设计方案,看情况酌情上马一款箭体直径在1.5米左右的小型运载火箭。

    目标很简单,章昭就是要以较低的成本为竞争力,去争夺小型运载火箭市场的发射任务。

    既然nasa都已经把altep项目提出来了,摆明车马要推进立方体卫星平台的标准化程度,从而促进技相关术发展和标准规范化,那这就意味着立方体卫星产业即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如此,东太平洋宇航技术公司崛起的机会就来了。

    在国际运载火箭巨头都还打破脑子争夺传统航天发射任务的时候,作为后来者,章昭必须要另辟蹊径,方能杀出一条血路。

    顺应立方体卫星发展的大趋势,并以此为切入点,从而进军商业航天领域,这是目前的最佳发展路线。

    放眼全球,2002年的立方体卫星产业同样是方兴未艾,传统航天巨头对此自然是不屑一顾。

    至于国会山的大老爷,他们纵然再怎么防止中美航天技术交流,那也不会把这种小打小闹的玩意儿放在眼里,国会的老爷们老了,他们那长远的目光自然是看不上这种边边角角。

    毕竟,立方体卫星太小,全都是不超过10kg的小玩意儿,大佬们谁还瞧得起

    而且从本质上来说,立方体卫星一开始的初衷也只是以公益航天为出发点,无非是高校教育界对此需求比较大而已。

    至于后来的产业界、商业航天卫星爆发,动不动就是几百上千颗立方星组网的方案,那都是后话了。

    若非章昭是重生者,他自己同样也不敢去想象如此宏伟的超级工程。

    正是因此,由于没有人能够像章昭这般清楚地预测到未来,关于立方体卫星市场的高速发展也就没人能确定,纵然nasa现在提出了altep项目,并逐渐开始对立方体卫星产业进行相关探索,他们也同样不会像章昭这么疯狂。

    在nasa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它探索了太多看起来大有前途的宇航产业,而立方体卫星只是其中一个罢了。

    至于能不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