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与桃花仙子》外传 会试风波(一)

    大明弘治十二年(1499)打春,苏州的空气中还暗含着一丝刺骨的湿冷。这日清晨,唐伯虎早早地起床更衣,走到院中,他哈出了一口气,化成水雾在眼前飘散,明显得能感觉到空气中的丝丝凉意,唐伯虎哆嗦了一两下,走向炊烟袅袅的厨堂。

    厨堂里很是暖和,热气腾腾,妻子何氏正在为他熬热粥,从灶堂饭锅那传来阵阵扑鼻的香气。

    唐伯虎蹑手蹑脚地走到妻子的身后,趁她不注意,一把抱住了何氏娇小柔媚的腰部,妻子一惊,跌下了手中忙活的锅铲,舒软地靠在唐伯虎的怀里,娇嗔地笑了起来,唐伯虎顺势说道:“娘子早啊!”何氏扭动了一番,嘴中嗔骂道“

    你好坏!放开我,我还要做早饭呢。”

    二人在朦胧的热气中温存细语了一番。

    话语不由得转到离别,妻子何氏问道:“相公,此次进京赶考,又不知要分别几月,奴家在家恐怕要想死你呢!”唐伯虎听言砸了咂嘴,说道:“我又何尝不会思念娘子呢,不过大丈夫志存高远,此去进京会试,博取功名,自然是免不了的。”何氏听完眼中暗含泪光,继续忙活手中的早饭。

    她又问道:“不知相公有几分把握。”唐伯虎眉毛一竖,心想这还不是是十拿九稳的事,他心头一股傲气发起,拍着胸脯,扬起头,向妻子何氏夸下海口道:“此去进京,读书人定当鱼跃龙门,九天揽月,蟾宫折桂。”妻子噘着嘴道:“相公说话总会说笑,拿奴家寻开心,奴家又没读过书,又不识字,哪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文言。”

    唐伯虎笑道:“我的意思是我一定会一举夺魁,高中榜上,考个功名回来,好做官发达。你也可以做一个出门坐轿的官夫人了。”何氏听言会心一笑,心里自然美滋滋的,做起了她的官员贵妇人的美梦。

    她叮嘱唐伯虎道:“相公可一定要发挥出自己平日的学问,到时候骑着高头大马回来,还不羡慕死邻里乡亲。”

    唐伯虎点点头,他自然是对自己有信心的。就在去年的应天府乡试中,他一举夺魁,得中进士解元第一,声名早已远播四面八方。而在更早的苏州府秀才考试中,仅仅16岁的他便夺得了秀才第一的名号,一举名震苏州城。众人纷纷称赞这是块天才美质,以后必当高中状元,及第归乡,光宗耀祖。【…# ¥免费阅读】

    唐伯虎闲暇时间出去散心,偶尔从乡野村夫口中听到对自己的议论,心中自然也是得意非凡,渐渐地他自己也坚信将来必将高中及第,得遇皇上赏识,封官赐爵,荣归乡里,故而身心不由得飘飘然起来。

    早饭完毕,妻子就要将唐伯虎送至门前道别。这时她忽然想起了什么,又跑去厨堂取回了不少烧饼干粮等物,包扎完毕,交给唐伯虎身边

    的贴身书童塞进背囊,叮嘱唐伯虎道,旅途舟车劳顿之时,若是没有热食佳味入口,便可以拿它们聊以充饥。

    事情交待完毕,二人洒泪道别,此去珍重,各自担心的话语自是不必多说,两人依依不舍地拉着手,梨花带雨,情意绵绵,难舍难分。何氏将他送至门外大路上,千叮咛万嘱咐,唐伯虎挥手与她告别,让她快点回去,早凉刺骨,免得得了伤害,伤了身子。

    说完便头也不回地与贴身书童踏上了征程。望着天外地平线上冒尖升起的冉冉红日,唐伯虎此时的心中自然是豪情万丈的,他想大丈夫建功立业,志在远方,自当早早上路,不可为儿女私情太过牵肠挂肚,故而头也不回,坚决果毅地出发了,他此时的心中是充满了对未来无限的向往和期待的。

    二人一路行去,忽而水路,忽而陆行,走走停停,转眼间过去了数旬有余,两人舟车劳顿,已是风尘满面,疲累不堪,这日来到了江阴地界的长江岸边。长江岸边有青葱丘陵连绵,翠绿的青山边便是滔滔江水,滚滚而去。好不气派雄伟,令人一见顿生豪情,洗去了旅途劳累颠簸的愁绪。

    二人巡路走向岸边的渡口,却在水面上停泊着好多客商船只,有小有大,其中一辆气派高大的船只,装饰华丽,船型考究,极为显眼,停泊在众多船只当中。二人走进渡口,却见岸边有一群人围在一摊,不知为了何事。

    书童年纪小玩心重,要上前去看上一番,唐伯虎内心也存好奇,便向那人群渐渐走去。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