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手天下,特工良妃倾君侧》第六十六章赏市

    不是他!

    虽然是一样的银色面具,但光泽度跟面具边缘的形状不同。

    小郡主没在意,才把他认成了周神医。

    正要走近告诉她。

    就看到那个戴面具的人捂着脸部,低头避开。他这一动作无疑是给人带动连锁反应。就跟一个人跑,另一个人追一样。

    他越是这样捂着面具躲,小郡主就越想看看怎么了。

    几番拉扯下,面具掉了下来。

    “啊!”小郡主尖叫一声。

    那人慌乱的用手遮挡自己的脸,可已经来不及了。

    周边路过的人也都停下,纷纷低头窃语。

    “看看他那张脸。”

    “真吓人……”

    “脸怎么毁成这样了……”

    “……”

    林一涵见状,几步上前,快速捡起地上的面具给那人带上,还将一袋银子递到他手里,“对不起,我们认错人了。”

    那人手握着银子,低头逃开了。

    “师傅……我,我不是故意的。”小郡主一脸愧疚。

    “我知道。”林一涵点头,拍了拍她的肩算是安慰。

    走进一家同福酒楼,点了一整桌的酒菜。

    小郡主似乎还在在意刚才的事,面对一桌美食都没什么兴致。

    “你不是有意的,已经赔礼道歉,你无需放在心上。”林一涵对她道。

    小郡主双手拖着脑袋,眨了眨清亮的大眼睛,看向林一涵,“你说,周神医是不是也跟他一样”

    林一涵拿筷子的手微微一顿,而后缓缓将筷子上的青菜送进嘴里。轻轻咀嚼到直至咽下。

    再看小郡主,她还拖着脑袋等她的答案。

    林一涵静道“不知道,你我都未见过他面具下的样子。”

    小郡主有些失望,“也是,他那面具就跟长在他脸上一样。不过一个大男人带个面具,多半跟今天那个人一样,不是面容被毁,就是长相问题。”

    她叹了口气,拿起筷子去夹桌上的红烧肉,接着道“如果真是这样,倒可惜了周神医的气质。”

    林一涵微笑,“世人大多只看重皮相,殊不知皮相之下的心性人品才是难能可贵的。”

    小郡主凑过去,“师傅,”唇角带着些不怀好意的笑,“你在帮周神医说话”

    林一涵怔了怔,敛眸,“我只是就事论事。”

    小郡主哦了一声,拉长了声音,然后坐回位置,“要说这周神医也真是的,我们还欠他一千两银子呢,怎么就没影了。他这个债主不急,我都急了。”

    林一涵并未接她的话,想想周神医走的时候说有事要办,这才几天,恐怕是事情还没办妥。

    边吃边聊的在同福楼用完膳,已是日落十分,小郡主还想再逛逛。

    茯苓在林一涵耳边提醒道“江湖悬赏令的事情还没解决,虽然是在汴城,但也……”不可掉以轻心。

    她担心小姐的安危。

    这件事林一涵本就想找机会接触一下,马上就夜色来临,时机似乎正好。

    “有一个危险的地方,不知你愿不愿意去”林一涵问小郡主。

    “那要不要我回去叫些帮手!”小郡主一听有危险就提议道。

    林一涵摇头,“还用不着叫人。”

    “用不着叫人,还有危险”小郡主被勾起了兴趣,“师傅,你要带我去哪儿”

    “有胆量的话就随我们来吧。”林一涵淡声道,说完走在前面。

    她这么说,小郡主自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架势,“师傅,你等等我。”

    三人去成衣店置换了衣服,从店里出来,已然是江湖气息的打扮。衣服色调都是类似灰黑的暗色系。

    林一涵又在胭脂铺用脂粉把面容做了改变,她有点儿易容术的底子,现如今已和她原本的面貌不同了,可她还是在脸上多弄了一些麻子和一颗大痣。

    小郡主看着师傅故意把自己扮丑,在一旁直摇头“暴遣天物啊暴遣天物……”

    伴着夜色黑透,她们一路打听,来了地下赏市。

    赏市位于城西的一处偏僻巷子里。若说这偏僻也只是外面,拐进几个巷口,逐渐有了市集的样子。

    里面的人也是做买卖的,只不过都是东陵一些黑道悬赏的买卖。有模有样的摊位,有个露天,有的搭了个棚和布帘。但统一的都在摊位上挂着字帖,上面写着赏金跟信息。

    信息上有人有物,形形色色。

    谁想拿钱,就去掀了字帖,摆摊的人再从新挂一张出来。

    也有人完成悬赏,来领钱的,一般这种情况,摊主也高兴的合不拢嘴。因为他们赚的就是这赏金的抽成。

    小郡主是第一回见这种场面,在一旁紧紧拽着林一涵的胳膊不肯松手。

    也难怪,这儿什么人都有,大都是在江湖上混的,面相外形都不怎么友善。难免小郡主瞧见了心里也会犯怵。

    不过也有一些看着侠风道骨的人,只是太少,混在这赏市里也就混为一谈了。就好比林一涵她们一样……

    林一涵茯苓分开走,都分别在几个巷子转了个遍,最后在一路口集合。

    茯苓摇摇头,“没有。”

    “我这边也没有。”

    “你们在找什么”小郡主歪着头问。

    林一涵没有回答她,就近走到一个带布帘的棚子掀开进去。

    茯苓跟小郡主也跟了进去。

    棚子里一张木桌,一个火盆,外加几盏烛火挑的锃亮。

    木桌上方由棚子作支挂了两张悬赏的字帖,里口坐着搭棚作摊的人。

    那人是个三四十岁的男子,衣布粗糙,面有胡茬,眼神却清明有神。他看到林一涵她们愣了愣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