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你不可:皇家饭碗不好摔》第143章 坐吃山空

    屋外清爽的风让她的脑子一下子清明了,她细细捋了一遍身边的每一个人说过的话,结合自己的感受,将整个事情尽可能地连接起来。

    刺杀

    中伤

    身体的异况

    她的梦境

    她或许真的不似常人吧方清浅无语地望了望天,天空一片洁净如洗,根本没有神仙姐姐笑着跟她打招呼啊!她脑子清醒地活了十八年,也没觉得自己跟平常人有什么不一样啊

    要是挑刺儿一般地找茬,那只有她祖传单身的诅咒还说得过去。

    她甚至从未深入地思考过,在祖传单身这样狠毒的诅咒之下,娘妻又是怎么生下自己的。她没有爹吗可是她从未听娘亲提起过,甚至她玩笑一般问起的时候,娘亲都是顾左右而言他。

    既然语言躲闪,神色有异,肯定是在知道真相的情况下欲盖弥彰。

    她又想起来,曾经娘亲说过的几句话。

    浅儿,你这是越到十八岁越白了,不知等你过了十八岁会不会好些。

    女儿家的抛头露面不好,你就乖乖在家呆到十八岁那年。

    娘亲在自己的印象中多次提及十八岁,而她如今也马上年满十八。若说其中没有什么关联,那她是不会信的。

    只是她从不想怀疑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她心底还是贪恋那点天真无邪的吧。

    娘亲肯定是知道真相的。

    她不知道她身边的人都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要欺骗她,她以为可以依靠的李惊澜欺骗过她,她这一辈子最亲近的娘亲欺骗过她,曾经她视为姐妹的若兰欺骗过她,甚至连她并不想招惹的姜九渊也欺骗过她。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在自己生命中或浅或深地走过,却都留下同样的一道痕迹,欺骗。

    她忽然笑了笑,现在是不是连自己的身体都欺骗了她

    一阵风过,她无端打了个哆嗦,原来大夏天的也能这么冷。

    一下子不知道自己可以依靠谁,难道真的要像那些行走江湖的独行侠一样,嘴上享受自己来去自如潇洒惬意,心里却在煎熬着无限的孤独

    她知道,一旦自己真的被昭告天下是个怪物,她就无法避免地要忍受最痛苦的孤寂。

    因为没有人愿意和一个怪物相处。

    她能否控制自己的心智

    她会不会滥杀无辜

    还有谁会接纳她

    就连方清浅自己都厌恶这样的自己,更何况那些与她毫无关系的外人。

    那么……她发起病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她好恨自己发病时还在昏迷,不然,她至少可以知道自己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大怪物。李惊澜说得不够细致,光用言语怎能将一件事形容得淋漓尽致呢她多想能自己看看,看她是不是像话本里写的怪物一样,三头六臂,体生鱼鳞,眉眼间写着满满的恶。

    如果身体里的异能让她可以无视一切创伤,从此,她就可以无人能敌,无人能伤了。可是她的身体有没有替她想过,她可以自愈身体上的创伤,可是心灵上的创伤,要谁来医呢

    要是她没有那么执着地追问李惊澜该多好,得到这样的答案,可能会成为她一辈子的困顿,这不是她想要的。

    她想了想,或许自己就像那些不知身世的可怜人一样,他们走遍天涯只为找出自己的身世下落,无畏前途艰难可怖。而她,步步紧逼与他周旋也只为拨开心中的迷雾。

    可是……

    可是……

    就算她是个怪物,她也不能了结自己的生命。她的身体有异于常人的自愈能力,让她不会轻易轻易死掉,就说明她降生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长命百岁的。

    她要好好的活下去。

    她才十八岁,她的人生才前进了很小的一截。她还没活够,她不想死。

    谁说身体不似常人就不能好好生活就算被万人敌对,她也誓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深吸一口气,再抬眼时,阳光仿佛明媚了那么一些。

    转身回到竹屋内,看到李惊澜依靠着枕头,双眼轻闭,如玉的俊颜上两瓣睫毛细微的翕动,看来他并没有睡着。

    她算是清醒过来了,眼里真正地有了他的影子。她走上前去,摸了摸他的额头,滚烫!继而探了探他的胸膛,也是滚烫!

    他的身体是那般滚烫,而他的唇色却是异样的灰白,仿佛被人丢进冰窟里,连嘴唇都冻得起了一层薄冰。

    “烧到这么严重!”方清浅忽然急了,眼前这人半死不活的样子,哪里还有之前那般威风凛凛调戏自己时的生机。

    “我去找神医!”她不等他回答,一股脑扎出门外,四处张望一番,选择了一条不明晰却能细辨的小路一路上山,看着脚前新鲜的脚印,这条路一定是神医之前走过的!

    身后竹屋传来一道悠扬的玉哨声,她神色缓了缓,如果有他的七影在身侧,她也安心一些。

    李惊澜没来上朝的第二天,李元启的态度是,想他,想他。

    而朝中大多数大臣们的态度则是,担忧,担忧。

    这些日子朝廷里并不安生。南部十三江旱情未治,南荻又以污蔑之辞先咬了东华一口。

    十三江是十三条互相交错流行的江河的总称,这十三条江河有大有小,大致流势都是由西南向东北,最终经由东华东部的河口城流入大海。

    这十三江流域贯穿大半个东华,是东华农业灌溉最重要的水源,而这一个月来,十三江流水量越发减小,加之数天不见落雨,到如今,已成一片干旱之势。近日东华数十个城镇纷纷向朝廷上报旱情。

    六月到七月,正是东华农作物成长的关键期,而东华的农民们却用水紧缺,十三江里的河水也是日渐减少,眼见着作物发黄,百姓们坐不住了,怨声载道,状告官府。但官府势力对抗天灾太微小,他们拿十三江的旱情没有办法,只能上报朝廷。

    李元启对这种真正的国家大事一知半解,早在事情刚发生时,他就把治理十三江旱情以及抗灾的全权事宜都交给了李惊澜处理。李惊澜介入此事不过四日时间,就查清此次导致十三江旱情的一大原因是南荻故意加大取水量。

    南荻是十三江的上游之地,亦是十三江发源地。往年三月至四月南荻小旱而东华多雨,到了六月至八月,则是南荻多雨而东华小旱。按照这种雨水分布来看,六月至八月,南荻根本不需要过多取水就可以游刃国内灌溉,而往年的情况确实如此。

    而今年的南荻却反常地在南荻雨季过多取水,十三江上游流经东华的水量大大减少。本就经历旱季的东华,在南荻过多取水的情况下无疑是雪上加霜。

    南荻为何要大肆取水这件事满朝文武尚不得知,只能等李惊澜的人脉后续的上报。

    &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