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汉重生》第296章 前因后果

    “哈哈哈真是说曹,说文和文和到啊!”刘琦一激动,差点说漏嘴。

    还好不是“说曹操曹操到”,这要是说出来,圆都不知道怎么圆了。

    “文和,你这时间算的可真是准啊!主公昨日回长安,你今日便到了。”荀彧这话倒是真的夸贾诩。

    他知道按照贾诩手中的资源,他要想跟刘琦同时到达长安也是完全可以。他既然选择比刘琦晚一天到,那是因为贾诩摸透了人心,算准了时间。晚一天到,故意留一些时间给刘琦与家人团聚和了解大势。

    毒士还是那个毒士,还是那么能捉摸人性与心理。只是用在刘琦身上的是体谅主公而已。

    “呵呵,文若又来取笑我了。诩拜见主公!”贾诩回了荀彧一句,也不忘了向刘琦行礼。

    “免礼!过来说话。正好,有个东西要给你看看。”刘琦道。

    贾诩接过诏书,快速的流览了一遍。

    然后将沼书放下,对二人说:“这份诏书是真的。”

    “何以见得”荀彧问。

    刘琦当然相信贾诩的话,上次贾诩回来就说过密卫的人已经渗透进了许都。如果贾羽告诉他皇宫里有密卫的人,他一点都不会惊讶。

    其实重组影密卫的事几大高层是知道的,只是具体的构造和主管人员他们不知道。他们只知道影密卫的最高统领是贾诩。

    这也是为什么刘琦一回来,荀彧就猜到贾诩会到的原因。

    贾诩:“这份诏书是我们一的人协肋王服带出宫的。”

    “啊!”这话惊到荀彧了。

    也就是说贾诩一直都知道这份密诏的存在。那么王昌这一路的行踪密卫也是知道的!

    事实上,若没有密卫暗中保护,王昌能不能顺利找到王安真是难说。

    但是,贾诩并未下令干涉王昌的行踪,一切顺其自然。贾诩与李儒并不知道诏书的内容,但大致能猜到。他们并不想刘琦太早收到诏书,也不想刘琦卷入衣带诏之中。

    贾诩捡重点把“衣带诏”及这份密诏的前因后果向二人汇报了一遍。

    刘琦:“哎!陛下真是天真!这种事怎么可能成功曹操生性多疑,哪能任人在自己眼皮下做出如此大事”

    荀彧:“主公英明!”

    他似乎明白了刘琦当时为何要坚持亲征益州了。都是聪明人,贾诩都把事情前因后果说明了,他还想不到的话,也不配做刘琦的第一谋士了。

    刘琦:“呵呵,那也是文和与影密卫之功。我们目前确实不宜卷入中原战争。与其鱼死破,还不如现在的结果。”

    荀彧:“那此诏书”

    贾诩:“诏书交给蔡大家!”

    刘琦:“文和,你太坏了!”

    三人目光交错,心知肚明。

    蔡邕是刘琦手下与刘协接触最多的人。他能够看得出诏书的真假!

    重点是蔡邕在编写汉书,刘协的诏书信息量极大,包含了刘协对何皇后、对窦太后、对董卓、对王允、对李傕、郭汜、对曹操的评价,以及对刘琦的肯定和欲禅让皇位的信息。

    也就是说有这个东西在手,对刘琦日后自立会有很大帮助。

    而将它交给蔡邕,则是将它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上加一个肯定。

    只要蔡邕确定了此诏确实出自刘协之手,他自然会把里面的内容编进史书,而且会把诏书的内容透露给刘表、郑玄等老学究。

    那么,舆论上对刘琦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其实不是贾诩变坏了,他一直就没好过。真正变坏的是荀彧,那个翩翩公子,跟着刘琦及田丰、贾诩混得久了,考虑事情也不再独以正直为主了。

    当然,他忠汉的初衷是没有改变的。

    而刘琦汉室宗亲的正统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