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之1988》第四十一章 困难的国厂

    二十公里的山路,虽然开车不大好走,但很快也就到了。

    当车队行驶到宋庄村口时,韦格看老书记、宋有财带着好多村民应该等在这里很久了。

    大书记可是宋庄这么多年,来村里最大的“官”了。

    他亲切的和老书记、宋有财、七公等人握手。

    大书记就是农村人出身,在他身上没有多少“官老爷”的架子,也许这才是老林同志看他顺眼的缘故。

    然后,大书记又和纺织厂的几名官员问了几句,但随后,大书记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了。

    这几个纺织厂的人,对大书记问的事情回答得有些驴唇不对马嘴,甚至有些东西都不如他自己清楚,

    而大书记所知道的这些都是刘军给他说的。

    见气氛有些凝重,韦格就帮着岔开了话题,开始问宋有财

    “姥爷,今天能出栏多少是黄羽还是白羽”……

    “黄羽的,3000只,至于那些白羽的本来就少,后来和技术员要了一只,味道还不怎么样,除了长得快没有啥优点,就不养了……”

    宋有财的话给大家的气氛活跃不少

    村里再加上韦格的投入,占股已经达到了一多半,协调村民与纺织厂关系的宋有财平时也能给养殖场提些意见。

    虽然在宋庄人看来,纺织厂来的人都是大官,但村里人有着自己朴素的观念——啥事都不干的官可没什么信服你。

    反倒是那些天天呆在场里的,和大家一起干活的技术员和普通职工,在村民心里好很多,关系也融洽的很。

    大家来到养殖场,经过消毒后进到了养殖区内部。

    大书记先是在宋有财的解说下看了正在育雏的那些蛋鸡,这些小雏鸡可都是未来的宝贝,再有七八月个月就能陆续的产蛋了。

    又详细的问了技术员一些具体情况,毕竟这才是第一手的资料,比听那些什么不懂的人汇报强多了。

    然后,又来准备装车的肉鸡养殖区,看着一排排鸡舍内的大小不同的肉鸡,就问宋有财

    “张书记,这是分批进的鸡苗,十天就能出一次栏,三个月差不多能出十栏,每栏是3000只,能挣……”

    宋有财对这些韦格托付给宋庄的宝贝可是如数家珍

    “好好,这样算……嗯,一年多就能收回投入了”

    大书记算了下,按着韦格的收购价格,一年半左右光是肉鸡养殖,就能把前期的投入收回来

    他的面色终于好了很多,那些纺织厂的官员也松了口气。

    马候他们拿着照像机拍了一下,韦格看到他手里的单反像机,

    “马记者,这是紫金山z么”

    “没错,韦厂长,30来年的老家伙了,新配的那台坏了,只能拿这个了”……

    马候现在也不敢笑他是个小孩子了,听见韦格和他说话,颠颠地就过来了

    “我能看看么”

    “那有什么不能的”马候现在对韦格可是怕得厉害

    “紫金山z-135,没想到见摸到实物了,这可是比能佳单反还早的”韦格嘀咕着

    “马记者,回头我拿台海鸥df跟你换,成不……”

    韦格前世可是大师级的摄影师,这是所有知道他名字的人,给他的第一个标签,不过他用的都是数码单反,而且只用康尼数码,当时家里收藏的机身、镜头都能开个小型展览会了。

    “怎么不行,你和我们科长说声就可以,换什么换,这老家伙早就该扔了”……

    韦格顺着马候指的方向,找他们科长去说了,他知道,要是自己不换,这台数量极少的相机早晚也得毁他们手里

    这边韦格和马候鼓捣像机的时候,那边宋壮已经找人装车了,村民一齐上手,很快就装好了。

    老书记留大家在宋庄吃饭,大书记婉拒了。

    &n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