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之1988》第二百五十五章 绿源农业

    几位老头都晃悠着回的家,只剩下了高峰和张民强。

    “高伯伯,我有个想法……”韦格没等着两个问自己,首先交待了。

    “嘿嘿,你说……”两人异口同声

    “津市西部都是平原,种植条件不错,可真全都种粮食有些可惜了……”韦格觉得还是把自己的《大棚种植指南》交出来比较好。

    “不种粮食,拿什么来交公粮……”张民强的思维显然有些没跟上

    “您看,如果我家的这些蔬菜,放到家乐福去卖,能不能比种粮多些收入……”韦格一句话让两人都陷入了沉思

    “农民改菜农……”高峰先是醒过味来

    “嗯,要是种些反季节蔬菜,不仅丰富了市场,还能让农民多了收入,至于公粮现在不是已经可以用钱来抵了么”韦格继续说着

    “可这技术……你能行”张民强看着韦格,其实他也知道这话是废话。

    “男人啥时候能说不行……”韦格开起了玩笑

    “哈哈,对,这话精辟……”高峰恭维起了这头妖孽

    先在静湖县做试点吧,等津港那乙烯项目落成,会有专门的塑料薄膜出产,到时候就可以大范围推广了。

    “好,张书记,这事就交给你了……”高峰知道这是韦格给张民强送政绩,不过做为津市代市长,这是“你好我也好”的事情。

    “搞个明津菜篮子工程,这个噱头应该是可以的……”张民强已经给这个活,起了一个高大上的名字。

    韦格挖了个大坑,剩下就是张民强和高峰去填了。

    “这是系统的工程,至于投资方面您和高伯伯不用担心,不过在技术人员的培养上,您二位可得下些功夫,最好能够得到大专院校的支持”,韦格继续两位好领导上药,这两人只看到了蔬菜丰收的场景,忘记了过程的艰辛。

    覆膜种植在炎黄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历史,但说到推广还远远没达到后世的那种规模,原因无非在于技术、资金和销售这三个方面,而这些对于韦格现在来说恰恰都不是问题。

    特别是静湖县宏村拆迁一事,让他发现目前农民收入太多单一,既然和土地打了几千年的交道,为何不在增收上面想些办法

    辛四合院的暖棚是玻璃的,而且现代程度极高,温湿度控制都是由自动完成的,所选钢材更是用是铬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锈钢。虽然这种方式在大范围推广不适合,但如果选择简化之后,加上农科院的专家们摸索经验,一年之内开始普及静湖县在韦格看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标准化、专业化、科技化,韦格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把标准的50100米的大棚图纸画好了。韦格选择是后世传统的砖混钢结构,每一个零部件都是标准的,可以达到通用的效果。

    “于爷爷,这活还得您老来研究……”韦格对着书记沙发上躺着的老于,发出了求援报告。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