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的新老交替权力更迭,朝堂之下的锦衣卫也在风风火火的执行着朱元璋的命令,在原有校检司的铺垫下,十分有效的展开了遍布全国的行动。
而更远的地方,如大宁都司等地,也都有着朝廷的旨意下发。
命令会宁侯张温主持修筑扩张大宁城,将这座原来由冯胜扩建了一次的城池再重新加大加固,以作为大宁都司的中心。
其规制有城门五开,城周长三千六十丈,濠长三千一百六十丈,深一丈九尺之数,堪称不小的工程量。
就算是有原来冯胜扩大一次的基础上,这会也不是短期就能完成的,不过幸好这两次战事,让大明的劳役苦功有很多,那些个蒙元俘虏不愿意投降的,调来一批用以修筑城池就好,也算不上有什么太费力的地方。
至于为何修建的如此之大,朱元璋心里其实早就有了将大宁城作为自己儿子封地的意思,此间重镇,又是在边关之外,东连辽东都司,南接北平布政使司,正是一块兵家重地。
此等地方设立卫所,焉能不让皇家亲王镇守,交给其他的人朱元璋自己也不放心,尤其是如今兀良哈部主动投靠大明的时候,更是不能随便吧派遣将领长期镇守那片地方了,思来想去之下,也就只剩下皇子亲王镇守一途了。
至于是交给谁,这还要让朱元璋想一想,如今合适年龄且在京的几位皇子中也就剩下了十五子朱植,十六子朱栴,十七子朱权,十八子朱楩以及十九子朱橞五人。
其中朱植刚刚被朱元璋封为卫王,也不太好随便更改封号和封地,自然是第一个排除掉了。
十八子朱楩和十九子朱橞年纪又有些小,朱元璋想了想之后也将这两人排除在外了。
那么就只剩下十六子朱栴和老十七朱权了,在这两个里面选择一个,朱元璋本人是没有什么偏爱一说,无论是哪一个皇子在宫中的表现都不错,好学而温厚,忠孝直诚。
说实话这两个皇子谁去宁城就藩朱元璋都满意,只不过现在犹豫着到底选谁的好。
这想着的时候,不由得又看起了身后的地图,看一看这一处大宁都司的重镇到底是由自己的哪个儿子去镇守比较恰当。
这一看却正好解决了朱元璋犹豫的问题,陕西布政使司,长安以北的边关地方正好需要一位皇子亲王去驻守,已做靖边之用。
那现在也就不用费脑子选择了,年长一些的朱栴去庆阳,年幼一点的朱权则去大宁都司,这样两全其美正正好好。
解决了一件大事的朱元璋心情自然不错,中午都罕见的多吃了一碗饭,让随身侍奉的老內监高兴的不得了。
要知道自大马皇后去世以来,朱元璋在皇宫内院之中过得是十分不舒心,这心情不舒畅饭量就减了下来。
而作为当场皇帝,九五之尊的人,如此轻食果腹,怎么能不让下面的人担心焦虑,如今老內监见自己老爷竟然有了食欲,高兴的嘴巴都扯到后脑勺去了,好像那多吃了一碗饭的是他自己一样。
在皇宫里,陛下多吃了一碗饭是大事,但放在全天下,这自然也就不算什么了,平头百姓家的自己都要张罗着下一顿的吃食,哪还顾得上皇帝吃多吃少的问题。
大明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不会因为朱元璋多吃了一碗饭就出现什么变化,该怎么运转依旧怎样运转,该下发的诏令自然也顺顺利利
猜你喜欢
- 大苹果
- 前世落魄,此生可追。我来了,我已非前世之我。我已修得琉璃之眼,明澈之身,坚韧之躯,无畏之胆,虎狼之心。此番重来,必将踏破荆棘大道,逆转乾道昆仑,坐拥花团锦簇,达济天下苍生。
- 故筝
- 穿越明朝,从路边乞儿,一路成长为大明武侯 陆长亭表示,当初他真的只是个给人看风水的啊 只不过…他第一桩生意恰好做到了明成祖的头上 主受 朱棣X陆长亭
- 大明第一帅
- 【2019历史网文之王大赏】参赛作品
- 清明锄禾
- 一人一狗穿越的神奇组合 别人穿越是被救,晋宇穿越是救别人,而且救的那个不起眼的萝莉竟是隋炀帝之幼女 太宗赐婚,宇以已婚拒之,太宗怒,斥曰:前朝之女尔敢驸,朕之公主不配乎?朕不如广乎?尔反乎 且看晋宇如何左怀右抱,调教武家媚娘;如何对未来皇帝正太养成;如何闷骚的开拓兴唐之路(本站郑重提醒:本故事纯属虚
- 随侯珠
- 高三新学期,江眠班新转来两个同学,一个是来自顶级军校退学回来的军校生,一个是打架斗殴失败进过局子的混混学生 江眠的看法均是emmmmm 结果,军校生不像军校生,混混学生也不像混混学生 其中一人,还妄想当她爹“乖,叫爸爸 我的专栏,文荒可以进去瞧瞧,欢迎收藏我 我的微博@作者随侯珠
- 醉颜7点5
- 他的父亲是被誉为“读书种子”的大儒,他的对手是挥军南下的朱家四子,为保家族,他悄悄拨动蝴蝶的翅膀,带来一阵又一阵的风浪,他舌战群儒、他圣眷愈隆、他带着身后的那批狂热分子,在这个世界留下影子,在大明王朝最得人心的时代,方中愈踏歌而来,只为改变家人的命运 分享书籍《大明影侯》作者:醉颜7点5
- 大司空
- 他,本是顶级红墙御医,却重生到了后蜀国 他,原是后蜀皇宫太医之庶长子,却是个典型的废柴,文不能科举,武不能耍枪弄棒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有了他的到来,从此,五代十国的历史变得多姿多彩《逍遥侯》书友QQ一群:75206776,欢迎兄弟们进群讨论!
- 大明第一帅
- 【2019历史网文之王大赏】参赛作品
- 淡墨青衫
- 没落王侯世子徐子先重生于王朝末世,奋而自救,最终临大位,成魏主 后世记,大魏之主的中兴之世过程,记述其惊才艳艳,从容不迫,以盖世之才,与群雄逐鹿,最终当凌绝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