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道门》第三百八十四章 群臣三谏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难处,不曾真的站在那个位置,你哪里会知道对方的处境。

    就比如说杨广,自从运河龙脉出现大篓子后,帝王的迫害症又开始发作了,似乎每个人都在盯着自己的椅子,尤其没有追查到真凶,此事变得不可预测之后,事情越加不可收拾。

    俗话说得好,一步错步步错,杨广此时悔不当初,当年就不应该派遣皇莆议去瞎搅和,赶走了张百仁,结果使得运河出现大纰漏,被人趁机做了手脚。

    任凭各路大师思考,也想不出如何补全被挖出来的龙脉。

    一个人被剜掉一大块肉,能修补好吗?

    现在不说修补好,你先将血止住行不行。如今大隋的龙脉就像是没有止住血的伤口,不断宣泄着气数,难怪杨广会发狂,这般下去早晚会气数耗尽,亡国灭种的下场。

    任何人换了杨广的位置,不着急才怪呢。

    唉!萧皇后轻轻一叹:都是命数!都是命数啊!若陛下不逼走张百仁,事情也不会落得如今这般地步。

    杨广默然无语,他又不能未卜先知,怎么会知道落得今日这般局面。

    看着手中情报,杨广面色阴沉道:明日早朝,肯定会有大事,这些人经过一晚商议,绝不会善罢甘休。

    来人,去给朕将温大夫招来杨广看了看天色,此时已经接近四更天,杨广依旧没有睡。

    天子传召,即便再晚你也要进宫。

    听了杨广传召,温大夫只觉得头皮发麻,但却不得不赶紧穿好衣服向着皇城赶去。

    皇宫中灯火通明,看着面带倦色的杨广,温大夫上前恭敬一礼:见过陛下。

    温大夫,你是两朝元老,先帝当年推行科举,便是你一手操办的,朕没记错吧!杨广面色温和道。

    承蒙先帝看中,确实是臣一手操办温大夫心中一突。

    能者多劳,你既然有经验,这科举之事就交给你操办吧,没什么问题吧杨广看着下方的温大夫。

    温大夫瞬间变成了苦瓜脸,挠了挠脑袋:陛下,推行科举老臣荣幸之至,不过如今似乎时机有些不对,若贸然强制推行下去,遗患无穷啊,会激起某些人的反弹。

    兵权在手,哪个敢反弹?杨广挥了挥手:此事朕意已决,这件事就交给你督办了,你回去准备一番吧。

    若说推行科举这等壮举温大夫是求之不得,此举可以留名千古,但眼下可不行,这科举就是一个炸弹,不论谁碰上,都没有好果子吃。

    但杨广既然已经安排下来,自己敢推拒,杨广绝对不会给自己好果子吃。

    脚步沉重的走出皇宫,温大夫一夜未眠,每次都是眼睛快闭上时被噩梦惊醒。

    变革从来都离不开血腥。

    太阳恒古长存,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太阳初升

    群臣列班,大殿内气氛压抑的令人不敢动作,甚至于挠头都不敢。

    选曹七贵静静站在大殿老神再也,也不开口,只是眯起眼睛,似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陛下驾到!

    有太监细着嗓子喊了一声,大殿内一潭死水般的气氛似乎恢复了一些活跃。

    我等参见陛下群臣行礼,面色僵硬,动作僵滞。

    杨广点点头:众位爱卿平身吧。

    谢陛下!

    众位大臣站起身。

    无事退朝太监不紧不慢的拉长声音,保证后面的人都可以听到。

    群臣寂然,杨广见此心中有数,不紧不慢道:

    众位爱卿无事,朕这里到有件事情。

    群臣你看我我看你,一双双眼睛看向了当今天子,杨广不紧不慢道:科举之事昨日儒家连夜拿出章程,温大夫何在?这科举之事就交给你操办吧。

    有内侍拿来一个折子,递到了温大夫身前。

    温大夫是一个面色苍白的男子,已经四五十岁,脸上布满了风霜,看着端到眼前的折子,他还能说什么?

    臣遵旨温大夫行了一礼,恭敬的将托盘内文书圣旨收起来。

    科举之事推行天下,各郡县必须配合杨广慢悠悠道。

    陛下,此事不可!民部尚书杨文思站了出来。

    你有何话说?为何不可?杨广面不改色。

    陛下,科举之事兹事体大,还需三思而后行,大家拿出一个章程在推行也不迟啊迎着杨广喜怒不惊的面孔,杨文思硬着头皮道。

    不必三思而后行,此事乃儒家十几位学者大儒一起参验而出的条例,只是试行罢了,若真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在改回去也不迟杨广不紧不慢道。

    听了杨广的话,群臣你看我我看你,太府卿元寿硬着头皮站出来:陛下,科举的推行有利于天下寒门弟子发挥才能,为天下英才提供门径,但却需要拿出一个严密的章程,免得有些人投机取巧亦,若出现什么大漏洞,殊为不美。

    科举在长安城试推行几年了,不曾见到什么漏洞马脚,如今科举制度完善,在推行天下已经无碍杨广不紧不慢的伸了伸懒腰:众位爱卿还有何话说?

    恳请陛下收回成命,推行科举在动摇祖宗礼法,动摇我大隋根基,还请陛下收回旨意一位老臣扑通一声跪下。

    一边的云定兴想要跳出来呵斥一番,好在杨广面前留下好印象,但想了想果断将这个想法收回去,这些门阀世家绝对不是好惹的。

    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莫要动摇祖宗社稷。

    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霎时间黑压压一大片群臣跪倒在地,唯有温大夫与选曹七贵站立,一边的云定兴早就顺势跪下了,这可不是卖好的时候。

    选曹七贵缓缓跪下,唯有温大夫一人站立,面色黑了红红了黑,居然晕倒在地。

    看着黑压压的人群,杨广面色铁青,转身就走。

    恳请陛下收回成命群臣的声音伴随着杨广脚步逐渐消失。

    看着杨广走远,一位老臣道:现在如何是好?陛下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要推行科举,这是要挖咱们的命根子啊。

    在劝谏裴矩不紧不慢的道了一声:去陛下休息的养心殿劝谏。

    一众大臣呼啦啦的跑到了养心殿,在寒风中跪倒在地。

    地上多凉啊,众位大人日后染了老寒腿可是不妙了张百仁恰好路过,嘴上不忘打趣。

    嘴上积点德吧!宇文述老脸一黑。

    张百仁摇摇头,走出了皇城。

    养心殿内,杨广寝食难安,花瓶不知砸碎了多少,惹得宫中侍女颤颤栗栗,人人自危。

    事情没完!张百仁坐在马车上看了皇城一眼。

    确实如张百仁所说那般,事情没完。群臣三谏,在养心殿外怔怔跪了三天,不见杨广回心转意,终于明白了杨广的坚定。

    三谏?还真是天真,好歹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天子,怎么会因为你等而改变意志张百仁苦笑着摇摇头:也不知道这些大臣如何反击。

    大人,群臣三谏,事情怕是一发不可收拾了骁虎道。

    谁都知道一发不可收拾了,陛下肯定早有准备,只是底牌还不曾亮出来罢了,儒家那些老油条可不会轻易放弃这次儒家大兴的机会,毕竟此事涉及到法界之争,长生对于寿命短暂的儒家来说,比任何人都要迫切,儒家绝对没有放弃的可能张百仁眼中闪过睿智之色:我只是好奇,儒家想要靠什么手段来挽回局面,这才是最重要的。

    appapp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