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烽烟万里》第173章 豫州屯田

    场面顿时沸腾起来,麹义跟典韦、王双对视以后,三人相互点头之后,纷纷纵身跳下点将台,也不赘言,朝着吵嚷的最凶的三人,皆是一剑封喉,三具死尸顿时倒地。

    又将死尸首级割下,复回点将台之上。

    麹义三人将皆是将手中人头高高举起,校场之中骤然鸦雀无声。

    “哼,尔等谁再聒噪这就是下场!”麹义沉声说道。别看声音不大,可格外的震慑人心。

    话音刚落,麹义三将把人头扔在了地面。营啸戛然而止,麹义再次进行筛选。

    一万多杜氏族兵,最后留下的正好三千人。这三千人不但服从命令,而且都是韩炜的拥趸,他们从军之前韩炜两个字耳中都灌满了。如今哈安慰来到此处,他们自然要效死命。

    韩炜也是亲自对这一批人进行了洗脑式的言讲,把他们全都搞的热血沸腾。

    虽是如此,但韩炜清楚他们平日里缺乏训练,战场之上恐怕并不出彩,也许只是先登营的五分之一。

    韩炜将这三千人定为豫州营,终于一切恢复平静。又任命原襄城县尉枣祗迁为豫州营司马,统管豫州营。

    枣袛是颍川阳翟人氏,与郭嘉关系不错。且少有才干,文武兼备,堪称少有的良才之人。更向韩炜提出了“屯田制”。

    枣袛对韩炜说道:“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韩炜听后对其十分欣赏,原来历史上他才是最早提出屯田的人,那曹操屯田,功劳都要归属与他。

    枣袛又推荐了至交好友任峻来到韩炜帐下,韩炜也是心中大感欣慰,他即刻上书天子刘协,设置典农中郎将以及典农校尉,分置于屯田的地区,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职权皆如太守。

    随着大力推行屯田制。第一任典农中郎将由喜好农桑的段煨担任,枣袛为典农校尉、任峻为屯田都尉,准备从豫州发起屯田。

    当然,眼下还是要率先拿下豫州黄巾复起的乱局,屯田之事才能顺利进行。

    韩炜率领几万精兵直逼叶县,于叶县城外四十里处安营扎寨,郭嘉献骄兵之计让典韦诈败,周仓乘胜追击,韩炜拔营而撤,又退出二十里。

    周仓得胜回营,大宴三军。次日复战韩炜,却被杀得大败而归,狼狈不堪。而后,推至淮河水寨据守不出,韩炜麾下兵将不悉水战,一时间也没什么办法。

    而韩炜这边也遇上了困难,从颍阳运来的辎重粮草被劫了,押送粮草的都尉拼死杀出一条血路报信,见到韩炜时,只说了:“淮河水贼……”四个字便断气了。

    韩炜立即撒出斥候打探消息,接着问枣祗:“文恭,你对豫州地貌比较熟悉,这淮水之贼你可有所耳闻。”(枣祗无字,鄙人杜撰。枣祗的祗,读一声,乃恭敬之意,取字文恭,恰如其分。)

    “将军还是问伯达吧,他精通灌溉之法,多活动于淮水周边。”枣祗看向任峻说道。

    任峻点点头,说道:“明公,这淮水贼有三个头领,一曰:周仓,二曰:廖化,三曰:裴元绍。不过此三人颇为有趣,从来不对百姓下手,也不跟官军作对,只是劫掠乡绅土豪,而且还劫富济贫,百姓之中有口皆碑。这廖化已然被擒,剩下二人倒也不足为惧。”

    马超此时开口说道:“水贼猖獗,我愿剿之。”

    典韦、王双也是出列附和:“我等愿随孟起将军剿贼。”

    韩炜看看三将,频频点头说道:“嗯,如此就劳烦三位将军了。”

    马超三将由当地渔民的带领来到了周仓等人的水寨,只可惜人去寨空,不见一丝人影。他们哪里知道,周仓、裴元绍早已回了上蔡,不得已回叶县给韩炜复命。

    韩炜听罢,也不再管水贼的事儿,反正已经派人回颍川再次催粮了。眼下重中之重就是要拿下上蔡,遂遣马超、麹义直逼上蔡,典韦、王双率龙骧、虎翼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