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烽烟万里》第207章 决战(一)

    大战一开,韩炜无比激动,或者说紧张。脑中浮现出“官渡之战”四个字,心中感慨万千。

    不管三国历史中记载公孙赞与袁绍交战界桥,还是曹操与袁绍决胜官渡,这看似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战役,确确实实发生了。

    韩炜自出世以来,战羌胡、讨董卓、平豫州张宁之乱,归根结底都是捡漏儿的成分居多,特别是讨董卓的时候。

    征伐诸羌虽然是韩炜一手操作,但关系跟他并不算大。前者有那个便宜老爹韩遂多年打压,后者又有阎忠、贾诩在凉州励精图治,这才有现在西羌平靖,凉州大定的局面。

    这一次冀州之战才真正意义上韩炜经历的大战,而且还是第一次。

    任谁也会觉得紧张,况且这一次也是真正的成王败寇之战。韩炜知道天子眼巴巴的看着呢,谁赢了,天子就向着谁。

    刘协才不会放任冀州任人宰割,不管是袁绍、韩炜都一样。同样,若是输了,势必没有好下场。

    若说韩炜紧张的原因,也不是自己心情所致。

    盖因袁绍此次还是有杀手锏的。一万战车组成的战阵,声势浩大。袁绍美其名曰将这战车营取名为:万乘,由袁绍亲自作为统领。

    战车又叫兵车,盛行于春秋、战国。每辆配有一定数量的将士,故往往用战车数量计算兵力。战车的主要武器有两类,格斗兵器和远射兵器。一般为独辀、两轮、方形车舆,驾四匹马或两匹马。车上有甲士三人,中间一人负责驾车称为“御者”,左边一人负责远距离射击称为“多射”,右边一人负责近距离的短兵格斗称为“戎右”。

    车战的主要格斗兵器为戈,戈是一种长柄的勾状兵器,有锋利的双面刃和前锋,战车所配备的戈一般长三米左右,由“戎右”使用在战车交错时用于勾击或啄击,到了春秋时期戈大量的为戟所取代。

    车上的甲士一般配备有青铜剑用于防身,在战车毁坏或敌人跃上战车时作贴身战斗。

    战车上的远射兵器主要为弓或弩,这些远射兵器由射手负责使用,主要在战车较远距离冲击时,进行射击。

    而这“万乘”营的名号,也让袁绍的野心昭然若揭。

    从周朝起始,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以“万乘”指天子、帝王。而延续至战国时期,诸侯国小的称“千乘”,大的称“万乘”:凡法术之难行也,不独万乘,千乘亦然。

    在一处高岗之上,韩炜跟郭嘉二马并辔,身后跟着典韦、王双二人。遥望着袁绍的万乘车阵,那阵仗果然非同小可。

    正所谓: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

    见到如此场面,着实让韩炜头疼,与此同时也不禁倒抽一口冷气,心中感叹:袁本初果然有些手段!

    王双也指着车阵说道:“将军,这好大的排场呀!我还是第一次见如此之多的兵车。”

    “袁绍这老小子,可真下血本了。如此多的兵车,是不是把他爹的棺材本儿都花销在这上面了”典韦依旧忍不往骂上两句,当然这也是出自一种嫉妒。

    东汉末年经济极度落后,别说韩炜了,就是天子刘协也摆不出如此的排场。

    而但凡为将者,能带上一曲部车兵,那就觉得无上荣光了。更何况袁绍这样大的场面,典韦怎能不骂他

    而郭嘉脸上却带着兴奋的神色,以往涣散的目光显得格外的犀利,没有丝毫的畏惧感,好像找到了对手一般。云淡风轻的对韩炜开口言道:“袁绍积草屯粮,厉兵秣马,看来他的心血都倾注在此了。本以为大戟士乃为冀州之上兵,这倒是小觑了他,不想还有此万乘之军。”

    韩炜见郭嘉毫无惧色,也是收拾心情,笑问:“奉孝,此战车阵如何破之”

    “《六韬》中言: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也,凡车之死地有十,其胜地有八。”郭嘉侃侃而谈。

    韩炜接着问道:“这十死八胜有何说辞”

    &nb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