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烽烟万里》第302章 佛家笮融

    笮融,徐州丹杨人,以好施名闻乡里。黄巾乱起,遂聚众投徐州牧陶谦,陶谦重其名,使监督广陵、下邳、彭城三郡粮运,并任下邳相。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笮融可谓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在下邳所建的浮屠寺、九镜塔在佛教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然,现在的笮融包藏祸心,由于借助佛教之便,他渐渐成为徐州百姓的精神领袖。韩曹大战,他更是欲盖弥彰的大肆为百姓们祈福请愿,这种种行为都是为了他架空陶谦的大计。

    眼看大事可成,笮融本欲借助佛教信徒之众从而谋夺徐州,然则韩炜的出现将他的计划全盘打乱。

    他恨韩炜,只有除掉韩炜,他才能继续在徐州作威作福。故而定于四月初八在浴佛大典之上,至韩炜于死地。

    白驹过隙,时光稍纵即逝。四月初八到来,下邳城内可谓家家户户焚香礼佛,顶礼膜拜。

    韩炜带着两个儿子及荀攸、董昭等亲信文武来至下邳。陶谦早早的在下邳城外十里接官亭恭候,并且让阖州官吏率队迎接。

    在陶谦的引领下,韩炜等人进了下邳城,往浮屠寺方向而去。一路上百姓夹道欢迎,让韩炜感觉的格外亲切。

    笮融花巨资在下邳修造浮屠寺。浮屠寺建在下邳城南,寺中有塔,上有金盘,下有重楼,塔为九层八角,每层皆有飞檐,每面镶有铜境,塔顶亦有一面铜镜朝天,称为“九镜塔”。

    大雄宝殿周围可容纳三千余僧众课读佛经,殿内佛像外涂黄金,披着锦彩的袈裟。每到浴佛大典时,在路旁设席长数十里,置酒饭任人饮食。来参观、拜佛的百姓达万人之多。由此可见,铺排之奢华、场面之宏广、气势之雄伟为世之所罕见。

    韩炜一路行来,不禁赞叹:“浴佛大典果然是难得一见的佛家盛会,若孤不来,可谓抱憾终身呐!”

    身旁阎行警觉的说道:“凉公,不可掉以轻心啊。越是热闹,刺客越容易鱼目混珠。”

    韩凉附和说道:“姑父所言极是,还请父亲小心为上!”

    韩炜看看阎行、太史慈、乐进、王双自信一笑,说道:“哈哈,有四位将军在侧,贴身保护,更有五百虎翼卫随行。再甚者,曼成提兵城外扎营,若有不测,便会攻入城来。纵观天下,有几人是敌手呀话说回来,孤也不是软柿子,岂会任人拿捏且宽心矣!”

    众人见韩炜如此说,也就不再多嘴。

    盲目的自信,让韩炜丝毫没有紧张感。与其说是韩炜骄傲自大,倒不如说是人性的缺憾。但凡到韩炜这种高位,有几个能十拿九稳的低调俯下身子,慎之又慎君不见,三国之中关云长为荆州牧,军政大权皆握在手,最后败走麦城;曹操数十万大军下江东,亦有赤壁之败。

    现在的韩炜正在浪头上,且得浪着呢!等吃过大亏,相信他会渐渐沉淀自己。

    来至浮屠寺前,韩炜举目四望,这佛祠、佛塔四面八方林立,钟鼓之声浑厚悠扬,古寺古韵可谓佛家宝地。

    陶谦解说道:“浮屠寺宏伟,这下邳南城有一半土地,皆为佛家建筑。百姓对佛祖之崇敬,不可估量呐!”

    韩炜点了点头,说道:“嗯,下邳礼佛,定然会被佛光普照,受佛祖之庇佑!”

    笮融在下邳所做的各项佛事,无疑都是他包藏祸心的表象。可无意中却成了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具有彪炳性的功业。他所兴建的佛祠、佛塔以“上累金盘、下为重楼”的结构,成为我国早期佛塔的基本塔型,并且这一佛寺布局的形式基本上延续至唐初。并且笮融在徐州境内接受佛教之人,免除佛教信徒的徭役赋税,也成为以后历代官方支持佛教的举措之一。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