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烽烟万里》第304章 血战浮屠寺

    韩炜见笮融发难,就知道这浮屠寺好进不好出,可谓有来无回之所在。

    本能反应就觉得这笮融武学造诣不简单,那掌力之大让他想起后世的金刚掌。

    笮融一纵身跃至佛像莲台之上,指着韩炜诸人狰狞大笑:“哈哈哈哈,今日老衲要让尔等去见佛祖!来人,抬兵刃来!”

    说着,后堂涌出许多和尚,各持金刚杵拱卫笮融。

    其中一个身材魁梧的大和尚,赤膊上阵,扛着一柄二十指九股金刚降魔杵拿在笮融身前,恭敬往上一递。

    笮融接过,横执胸前,蔑视笑道:“韩贼,今日老衲便要除魔卫道,杀了尔等这些欺君罔上的乱臣贼子,你不愿给这个徐州牧,当今天子可是愿意得紧呐!”

    韩炜一听,还击道:“老秃驴,端得好算计!不过,孤可不会遂你的愿!”

    笮融手中降魔杵一晃,从莲台跃起,使了一招“韦陀献杵”灌顶而下,直击天灵。

    阎行哪里会让韩炜犯险?垫步拧腰,举剑便架。

    “当啷”一声,阎行被巨力震得倒退几步,再看掌中长剑,已然被砸完了。要知道,阎行佩剑是汉军校尉制式长剑,说白了,挎在腰间只是个身份的象征。

    岂能跟笮融手中宝杵相提并论?

    韩炜众人看在眼里,惊在心中。不成想这老秃驴手中还是宝兵刃呢!

    笮融桀桀怪笑,扯过降魔杵带着罡风再次袭来。

    太史慈见状,急忙应战。摘下背后一对镔铁短戟抵住笮融。

    所谓:一寸短,一寸险。

    短戟为镔铁精钢所铸,坚韧度还是比寻常兵器要强的多。虽不是什么神兵利器,但也可敌那金刚降魔杵。

    这短戟在太史慈掌中左右逢源,攻守兼备,身法迅敏,伺机待发。不比典韦一双大戟,大开大合,宛若撼山碎岳之刚猛。时而为匕,前冲可刺之;时而为斧,侧身可劈之;又或为刀横斩,又或为盾格挡。

    看得出太史慈马上步下的功夫,确实非寻常武将可比。

    而那笮融的降魔杵自然也是神兵宝刃。

    这杵的原型是笮融参照于,释迦牟尼的护法神“密迹力士”手中武器。

    “密迹力士”手持金刚杵护持于佛祖左右。乃取金刚杵的坚固来譬喻“大智慧”,以此“大智慧”舂破牢固难破的山。或坏破众生无量无边的苦。乃至于摧灭一切外道邪论。

    金刚降魔杵的形状有独股、二股、三股、四股、五股、九股、人形杵、羯磨金刚、塔杵、宝杵等。

    金刚杵的量度,据佛家典籍记载:有“长八指者、长十指者、长十二指者、长十六指者”,其最长者“长二十指”。

    二十指按照中指来算,因为拇指和中指要捏法决。一指十厘米,二十指就是两米的长度。

    然则,修大威德明王法,用九股杵;其锋颇长,为密迹金刚力士所持。

    笮融这杵从规格到质地那是不言而喻的,都是精益求精。

    浮屠寺不缺钱,只要有钱什么锻造材料弄不到

    这二十指九股金刚降魔杵,乃是笮融从西域收购陨铁所铸,便寻天下能工巧匠,精雕细琢,而后通体鎏金,方得大成。

    单说模具就造了百日之久,屡造屡败,屡败屡造。期间过程艰辛,自不必赘言。

    直至今日方才出世,这头一战,便要舂死韩炜,扬名立威于天下。只要韩炜死在杵下,这笮融便是惩恶除奸的大忠臣,天子刘协面前享不尽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

    一旦笮融封候拜将,定会以佛法度化万民,蛊惑人心,从而实现更大的野心。

    此时此刻,整个浮屠寺已然炸了锅。三千僧众各持金刚降魔杵,与内中五百虎翼拼杀械斗,百姓们一片混乱,踩踏事件频频发生。

    &nbs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