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烽烟万里》第405章 荆州马氏有五常

    扬州牧府邸,刘馥与四将谈论刘民募兵之事。

    显然,刘馥的分析显然有理有据,刘民短短几月就招募三千精锐兵勇,这绝不可能。

    “如此说,刘民这小子是有备而来!”秦翊最先反应道。

    戚寄也附和道:“难不成是他豢养的门客!”

    刘馥眉头紧锁,正色说道:“只观那三千精锐,各个面露萧杀之色,绝非等闲兵卒,怕是训练有素的剑手!虽然不知这厮如何得来三千精锐,但此事务必要统禀武成公知晓。”

    言毕,刘馥伏案奋笔疾书,要与韩炜写信。他一边写,一边说道:“尔等四人日后行走与军营之内,万事小心!别看刘民年纪轻轻,他绝非善类,除非军务上的交涉,私下里尔等万不可轻易招惹他。”

    “末将等遵命!”四人恭声应命。

    按下扬州发生的事情不提,单说唐瑛。

    唐瑛离开水镜山庄,沿着荆山顺沮漳河乘舟而下,目的地便是荆州马家的一处别院。

    荆州,是一个南北两样的地方,荆北一带是有着很强的参政意愿的,由于南阳郡更靠近豫州,靠近河南尹,所以其地的世族更偏向于两地的世族,而在荆南地区,就是相对保守的世族,偏安于南部,聚落而据,无论在学术上、在经济上还是在军政上,都没什么诉求,只是对家族聚落的当地有着非同小可的执着。

    荆州在刘表未到之时,便是氏族门阀林立的局势。刘表到后,逐个安抚收纳,这才能成就雄踞荆襄。四大家族蔡、蒯、向、黄自不必言,各族之中能有佼佼者,蔡家为首的是蔡瑁;蒯家自然是蒯良、蒯越;向家有向朗、向宠;黄家更不用说了,黄贬黄承彦是韩炜的老丈人,如今可是地位尊崇,更有黄祖割据江夏。

    这其中的规模小的家族,以马家最为繁盛。荆州谚语:马氏五常,白眉最良。马家五兄弟不是出于鹿门山,便是求学于水镜山庄。势力上虽然不及四大家族,但却名声在外。

    长子马方,字伯常;次子马正,字仲常;三子马贤,字叔常;四子马良,字季常;幼子马谡,字幼常。此五子扬名荆襄,刘表对其赞誉有佳,多次征辟,五兄弟皆不仕,甘愿闲云野鹤,不问乱世。

    这可真是冥冥中自有天数,马老爷子为四子取名,就是希望让他们日后可以高官得坐,骏马得骑。方、正、贤、良,这四个字正是来源于汉文帝取士的方针,汉文帝曾下诏云:“二三执政……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

    可这五个儿子,竟然都不愿意做官,甘愿学司马徽、庞德公做个隐士。特别是马良,他们竟然离开三个兄长,另立一处别院。幼弟马谡只有十来岁,竟也偷偷的跟着四哥离家而走。

    沮漳河畔,另立别院,马家二常,隐士难当。

    当然,这不是因为唐瑛的到来才导致二兄弟现世,而是再她之前便有一人已然住在了别院内。

    阁楼之上,一个身穿鹅黄色长袍的男子,望着河面,静静站着,丰姿奇秀,神韵独超。英目顾盼,炯炯有神,两道白色剑眉斜飞入鬓角,转身说道:“江汉沮漳,楚之望也!”

    此人正是马良无疑,他言此话,自是有深意也。

    而身后那男子,看着荆州与扬州的战略地形图,微微一笑,显得十分自信,且极具魅力。他身穿墨色的鹤氅,除了颜色以外,样式与诸葛亮的鹤氅如出一辙,看那做工精美,定是霓裳流云坊的珍品。此人也是超凡脱俗,气宇轩昂,天姿迈杰之相。

    听闻马良的话,出自,讲的是春秋时楚昭王,也是楚国的中兴之主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