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零:农媳的开挂人生》第一百八十二章包粑粑

    这郭秀秀自小跟她爹学习刻碑,个子长得武短壮实,双手叉腰站在那里,有几分母夜叉的味道,“你不是搞了对象了”

    “是啊!”陆晴川吃不准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还是如实回答了,毕竟全队人都晓得她跟远征哥哥订婚的事。

    “真不要脸!”郭秀秀不屑地骂道,这让陆晴川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怎么乱骂人啊”

    “我乱骂你了吗有对象的人了,还不晓得检点,一天到晚勾三搭四,也不怕别人笑话。”

    真是好笑,在这里站一阵也能挨餐骂,陆晴川正色道:“同志,我们素不相识,你哪只眼睛看到我不检点了”

    “我就是专程从县城赶回来亲眼看看的。”眼下按照上头规定,红白喜事都不可以摆酒请客,所以郭家没有生意可做,便拖人找关系,给郭秀秀在县城代销点谋了个卖货的工作,她平时很少回落烟坪。

    陆晴川耸耸肩,“随便你。”

    跟不讲道理的人多讲一句都是浪费口舌,她上了岸,往周保生家去了。不晓得她交上去的知青返城探亲申请报告批下来没反正现在离年关近了,又没什么农活干,不如早点回家陪陪父母。而且有好久没见过远征哥哥了,他也没回信说几时回家过年。

    灶房里热热闹闹的,大家在忙着包粑粑。周保生、周麦生力气大,两人面对面蹲着,一人揉一砣粑粑坯子,就是把糯米粉和粘米粉掺在一块儿,加上水揉,揉得越好,粑粑吃起来越有嚼劲。

    这叫蒿子粑粑,因为里面加了晒干的蒿绒。过年包粑粑、做豆腐是流云市的风俗,这年头乡下也没啥好东西,算是应应节。

    “川川,你先坐一下,粑粑等一下就上锅蒸。”伍月婵喜滋滋的招呼,今年分的米比往年多,就多做了几升米。可惜糯米不够,又得粮票买,要不还能多做点,等到双抢来不及做饭,就煎几个粑粑,又方便又经饿。

    在七八十年代,粑粑在乡下人眼里是个好东西,家家户户年年自己包,到了2000年后,大家就开始嫌麻烦,全部去街上买了。那时陆晴川还坚持每年包一些,但没人吃,全是她自己吃。

    她挤在周雪娥身边坐下,拿起三片煮好洗净的棕叶,将小而短的放在中间,大的两片搭两边。

    周保生出的粑粑坯子圆润厚实,一个足有二两。陆晴川把坯子放在叶子靠上三分之一的部位,将左右两边的叶子包了过来,然后在挨着坯子的地方,用筷子按住棕叶往中间叠,最后叠将另一边叠了回来,就算包好了。是长方形的,样子像门栓,陆晴川放到了蒸桶里。

    “哟,川川包出的门栓粑粑真漂亮,难不成你们云市也有包粑粑的风俗”伍月婵难以置信地问。

    陆晴川当然不能告诉她们前世年年在落烟坪年年包吧“以前在亲戚家包过。”

    周雪娥很是羡慕,要是她也能像川川这样什么都拿手就好了,兴许海波哥能更喜欢她一点吧

    她的小心思被陆晴川全看在了眼里,但感情的事,操之过急反而会事倍功半。只要白海波认定了周雪娥,肯定过了年会来看她的。因此,陆晴川故意忽略了她的表情,手脚麻利地包着粑粑。

    现在有四个女同志包,两个男同志加快了出坯子的速度。

    周保生仍是那副乐呵呵的模样,“川川,小李部队的那个专家真是神了啊,连老天爷是晴是雨他都晓得。这刚过立春,油菜花开得金灿灿的,苞谷、稻子也抽穗了,红薯长得也不赖,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