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何而来》十、梦中的迷蒙(1)

    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劝学篇》荀子

    乌阑死了,尸体就在通天塔旁。发现他的是一位稷下伙房的掌厨,据说是他灵敏的嗅觉引导他发现尸体的。乌阑被发现时,已是翌日辰末。那位掌厨恐怕余生都要活在发现乌阑的梦魇里。

    “我远远看见他的时候,还不曾觉得有何异样,但四周弥漫着浓烈的焦味叫我觉得事态非比寻常。那焦味我太熟悉了,就是猛火焚烧皮肉的气味。那并非人们常识中的烤肉味,而是用极猛的烈火,一直烧灼皮肉,直到烧出焦臭味。然后我就看见了他……他就坐在雪地上……不!他坐的位置已经没有任何雪霜了,他方圆三米的雪全都融化了,连同地上的冻草都烧成黑灰。他就坐在那儿,背靠着通天塔,头发烧没了,眼皮烧没了,眼珠子也烧没了,就连舌头也烧没了!他身上没有任何衣物,估计也是被烧没了,全身一丝不挂坦露着被烧得发黑的皮肉,就像……就像一块人形炭。他全身都冒着黑烟,他的嘴巴、鼻孔,还有眼窟窿都在冒烟,想是内脏也全部烧透了。”

    听着他在描述,贤者庄周缓缓闭起双眼。他的意识在现实与梦境中游离,一方面听着掌厨所说的一字一句,一方面凭借着这些字句构建出一个与掌厨当时看到的情况一模一样的梦境。

    在庄周的世界里,梦与现实是一致的。因而严格地说,他的梦不算是梦,而他的现实也不算是现实。

    掌厨说话的语气有一股来自他内心深处的波动,常人称这种波动为情绪,而只有庄周才称之为波动,因为他能看得见别人的情绪如涟漪般一个个散开。普通人感受别人的情绪是依赖其语言、文化、习俗、身份认同等相关认知所构建的感觉来判断,而庄周则不然,他就像与情绪的来源人一同站在平静如镜的湖中,情绪来源人所发出的任何情绪都会让湖面泛起涟漪,庄周能清楚感受到这个涟漪的频率、波长、波峰以及波谷,丝毫不差。普通人缺乏相关认知则不能感受和判断别人的情绪,而庄周不需要任何认知,甚至对方不需要表露任何信息,他也能感应到情绪的变化。因此普天之下,只有他才能和他的鲲沟通。

    掌厨的语句混合着情绪波动,在庄周看来俨然一个湖中的漩涡。掌厨一边说话,一边在其脑海里复现发现乌阑时的场景,庄周能从他的情绪波动中一一解构出来,宛如一部精密的测量机关。尽管这个场景是来自掌厨的主观片段,可能存在与事实不符的内容,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只要庄周能凭此构建梦境并进入梦境中游历,那这个梦境就会百分百与现实相对应。

    他缓缓睁开眼,眼珠呈现出幽幽蓝光,把掌厨下了一大跳。立在庄周跟旁的孙膑说:“不用害怕。贤者正在他的梦境中游历,事情很快就会真相大白。”

    庄周看见了,就在通天塔下,一具烧得黑如焦炭的尸体倚塔而坐。四周白雪皑皑,唯独尸体旁边方圆数米烧成焦土。他缓缓走近尸体,低头嗅闻着尸体的气味,那不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