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何而来》四十、温柔殖民(2)

    金属生命体将“无机生命”号驶近太阳之后,便常驻在太阳与“青铜星”(致密体为水星取的名字)的第一平动点(即日后的第一拉格朗日点)。这个平动点处于太阳与“青铜星”之间的直线上,且靠近“青铜星”的一侧。“无机生命”号在这个点上受到太阳和“青铜星”的引力大致相互抵消,飞船只要间或调整一下位置,就能长时间以极低能耗保持在这里汲取恒星的能源。

    太阳系内恐怕没有别的空间比“铜”日第一平动点更适合金属生命体拿来做仿生实验基地。这个第一平动点的对日均距约5800万千米至6000万千米,与“铜”日均距差不多。金属生命体计算过,尽管再往太阳行驶3000万千米才是汲能率最大的地方,但“无机生命”号必须要另外输出动能以维持飞船不被太阳引力吸去,这一长一消之间,性价比就不如“铜”日第一平动点高。

    再者,“青铜星”与“王者之星”同属类地行星,金属生命体能从中开采到许多实验所需的物质。倘若它们把船再往太阳行驶3000万千米,那每一次从“青铜星”开采物质的行程就会平白多了3000万千米,一来一回便长达6000万千米,时长日久,其中的损耗就会非常巨大。反观“铜”日第一平动点与“青铜星”极近,能极大地缩短物质运送的距离。

    最后,“青铜星”上没有生命,金属生命体不用担心被发现而引起无法预料的后果,可以大刀阔斧地开采所需物质,无须再偷鸡摸狗般用原子无人机从“王者之星”上一个原子一个原子地运回来。

    唯一不方便,就是投放实验体。“青铜星”与“王者之星”相距约九千万千米,如果要将新鲜出炉的实验体运到“王者之星”上观察,那将会是非常麻烦的事。然而,这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实验步骤,金属生命体思之再三,遂决定将改造“无机生命”号的计划提上议程,在船上创造一个类似“王者之星”的生态环境。

    其实就算不为了实验,改造“无机生命”号的生态环境也势在必行。

    正如此前某次会议中四棱台所说的那样,倘若金属生命改造成碳基生命,则断然无法在“无机生命”号的环境中存活。另外,根据温柔殖民计划,金属生命体将会以救世主的形象降临“王者之星”,但以“无机生命”号的当前质量来说,飞船只要稍一靠近,其引力就会将“王者之星”上的物质吸附起来,甚至撕裂地表,与此同时,飞船超高的密度会让它在降落时压穿“王者之星”所有地质层,直撞进地核中。

    所以改造是必须的,但不能一气呵成,需要分步完成。

    “无机生命”号的隔离舱就是改造工程的第一步。这个隔离舱原本隔离着敌党残余的三十六名船员,金属生命体挑选了其中两名比较听话的,留作处理日常杂务,其余三十四名将全部变成改造后的隔离舱的一部分。用虫子能理解的方式做比喻,就是把人杀了磨成骨渣肉碎用来建房子。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段插曲。致密体曾极力反对如此残忍地对待敌党船员,但迫于现实,它最终不得不让步。因为隔离舱作为“无机生命”号最无关紧要的一个舱体,用来做改造试点最为合适不过,就算失败也不至于影响整艘飞船的运作。然而问题是,敌党船员一旦失去隔离舱的控制,就极有可能爆发哗变,立方体等经会议研究,最终决定拿这帮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家伙作为改造工程的祭品。

    关于隔离舱的改造,金属生命体的构想是先将其原子斥散再重组,藉此改变它的质量和密度。为了使改造后的隔离舱避免受到未改造的船体部分的影响,它们决定先将隔离舱从“无机生命”号中分离出去,并将其推进到“青铜星”的同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