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晋》第135章 隐墨现(三)

    甬道似乎很长,又似乎不长,周复能够感受到甬道不是水平延伸的,而是有些倾斜,向地底伸去。

    二人在黑暗中挪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终于抵达甬道的另一头。

    “嘭嘭!”黄月怡在前头扣了两声门,不一会儿那门“咔嚓”一声被打开了。

    “月怡姐姐,你回来啦。”开门的童子问侯道。

    “你忙你的吧,阿策,我带人来见长老。”

    童子行了一礼便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不进来瞧瞧吗”黄月怡看着有点呆愣的周复心下觉得好笑。

    其实此时的周复已经被眼前的场景震撼得无以自拔了。

    与黑暗的甬道正相反,外面一片光明,巨大的蜡烛、厚重的火炉,将整个空间照得好像白日,要知道这可是在地底啊!

    周复扶着石壁走出甬道,这才发现自己身处这个巨大空间的最上层。

    该怎么形容这个地方呢它就好像一个倒扣在那里的巨碗,顶部镶嵌着成百上千块打磨光滑的铜镜,巨大明亮的吊灯在铜镜的帮助下,将光送至“碗”的各个角落。

    一道近三丈(大约六米多)宽的“阶梯”,沿着“碗”壁螺旋而上,直至周复现在所站的位置。

    周复向“阶梯”的外面走了过去,扶着栏杆向下望。

    一排排书架整整齐齐地坐落于最下一层的地面上,每一个书架都有两三人高。

    再环顾四周,周复又发现每一层“阶梯”上都摆着桌案,案上放着笔墨纸砚,而靠墙的位置也是一排排的书架,然而架上空空如也。

    “这好像是个大型图书馆呐!”周复不禁大声赞叹道。

    “图书馆”黄月怡发觉这个词的确很适合,不过她马上就纠正道,“我们叫它墨房。”

    “磨房”周复惊讶道,“这里没有磨盘啊!”

    “不是磨盘的磨,是墨子的墨!”黄月怡解释道。

    “你的意思是,书上的字都是用墨写成的,所以叫墨房”

    “嗯是有这个意思,但不全是。”黄月怡犹豫道,紧接着又叹了口气,“唉!好久没看见墨房如此灯火通明了。”

    “这是为何”

    “你不知道点那么多灯火很费钱吗”

    “这倒是!”周复点头道,“可是今天是什么日子,为何要点这么多灯”

    “还不是我祖父想让你看看这里!”黄月怡没好气地应道。

    “我”周复感到荣幸之至,笑着说道,“黄长老真是太客气了。”

    黄月怡轻哼一声,转身往下走去,“周郎君请跟我来吧。”

    周复兴奋极了,什么危险、什么陷阱都被他抛诸脑后,这么多藏书,比习凿齿家的还要多处好几倍呢!

    每一级“阶梯”都非常巨大,需要走上十来步才能下去一级。

    兴奋之余,周复也不忘观察,不观察还好,一观察就发现许多令他感到毛骨悚然的情形,那些桌案、书架上积着一层厚厚的灰尘,笔墨之间密布着蛛丝,看起来好像很久很久没有人动过了。

    “你们不把这些地方打扫一下吗”周复忍不住向黄月怡问道。

    “唉!哪有那么多人手来打扫啊!”黄月怡叹息道,“重要的书籍都在下面,我们能把那些保存好就已经很不错了。”

    “那......”周复还想问,却被黄月怡打断掉。

    “不要再问了,有什么问题见到我祖父,你自己去问他吧!”黄月怡似乎想起一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不耐烦地说道。

    “啧”周复越发好奇起来。

    终于又走一炷香的时间,二人才真正地脚踏实地。这里有几个人正埋首苦读获奋笔疾书,还有几个人往来奔走,好像是在查找什么资料。

    这时周复才感觉到有那么一丁点儿的人气了,刚才在上面行走,只听到脚下“空空”的声响,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