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第五章:一片孤城万仞山(5)

    封常清放下了手中的鞍具他要亲自见一见这位来自贝州的信使一则确认此人身份的真假。二则如果河北道十五郡果真联手起事他要详尽的了解河北道现在的具体形势。

    “还真让那书呆子中了他不是顺口胡诌的吧”

    如果贝州信使带来的消息是真的就意味着封常清输给了秦晋郑显礼不愿意看到恩主输给了一个书呆子。

    “莫要胡秦少府的判断有理有据”

    封常清岂是那种在乎赌约输赢的锱铢必较之人像这种对朝廷大大有利的赌约就是输上一千个一万个也心甘情愿。

    “贝州李萼拜见大夫”

    信使大概二十岁上下竟敢只身偷越叛军地盘前往长安送信胆识绝非常人所及。封常清问了几个问题李萼都对答的一丝不差尤其在谈及往平原郡给颜真卿送信时还盛赞了他决断英明。封常清曾与颜真卿有过一面之缘对应之下更确信李萼身份不假但就算李萼的身份不假又如何证实河北道二十四郡反正的消息是真的呢

    李萼敏锐的察觉到了封常清对自己的疑虑打开贴身的包袱从中取出一张纸递给了他。

    “这是常山颜使君的讨逆檄文大夫一看便知人所言真假”

    这篇檄文写的大气磅礴读之使人热血沸腾一看就是出自名家手笔。常山太守颜杲卿乃亚圣颜回后人文章自是天下翘楚封常自此清深信不疑。

    “足下进京可是为了向朝廷报喜”秦晋问了一句。

    李萼脸上的笑容很快被忧虑所取代:“的确要报喜的但却不是要害。朝廷必须派出一支人马来对河北道颜字昕等人予以援手还要任命一位大使统筹全局否则他们手中无兵又是一盘散沙互不统属在史思明的铁骑面前撑不住多久的。”他叹了口气“只是李某位卑言轻却不知庙堂明公们肯否采纳……”

    他的话让秦晋暗暗吃惊没想到这个时代已经有人向李隆基如此建言应该趁机出兵河北。只不知李隆基是如何应对处置的等到李光弼带着朔方军进入河北道以后颜杲卿等人的头颅早被安禄山砍了下来。

    直到此时封常清才重新审视着秦晋也许因为对文官的偏见影响了他的判断。

    “封某今日就会亲笔手书向副元帅陈情……”他想了想又否定了这个提议“还是亲自去一趟合适很多事情在书信中不一定的明白。”封常清已经决定愿赌服输他要服高仙芝派出一支人马往河北道以作支援之用。

    而秦晋则几乎是脱口而出“大夫不可”如果让封常清回到潼关去那么事情的发展不是又与历史的脚步重合了吗这时一个大胆的想法从秦晋的脑子里跳了出来。如果让封常清去河北道这不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吗

    很快他又有些沮丧虽然是个好主意但实施起来却有太多的困难。首先封常清现在是丧师失地的大军统帅朝廷按照惯例肯定要治罪的若是太平年景边事失利皇帝顶多下敕书申斥一番也就算了。可现在是关乎大唐东都的失陷封常清不但要为军事失败担上责任更要承担政治责任。

    现在的封常清已经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一旦皇帝的中使出了长安城秦晋所能做的就是阻止封常清与中使见面。也就是通过合法的途径封常清几无可能去河北那么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呢沉思了一阵后仍旧一筹莫展。

    “秦少府有更好的建议吗”

    封常青很奇怪秦晋不是一直希望自己服高仙芝派兵北上吗怎么一提到西返关中他的反应就如此之大呢

    这个问题让秦晋不知该如何回答难道要他这一去将死无葬身之地吗他相信以封常青的心智未必不能对自己的前途有所预感吧。这件事只能从长计议。

    “下官以为有大夫的亲笔手书就应该足够了”

    次日一早李萼离开新安直奔关中。河北道即将全境光复的好消息已经传遍全城一时间连日来笼罩在全城上空的阴云似乎也一扫而空好像安禄山的败亡已经尽在咫尺了。平日里甚少有人的街道上也有了行人踪影。

    从县廷到东城门再从东城门到县廷这条路秦晋每天要走上不下六遍早中晚各有一个来回。今日团结兵的训练科目是左前直刺战术动作很简单六个横排肩挨着肩紧密的站在一起端起长杆来一遍又一遍的突刺就是。

    在路上秦晋能明显的感觉到城中紧张的氛围已经大为缓解。而且就连他身边的人从陈千里到契苾贺这些得力助手一个个都对时局充满了盲目的信心有自信本来是好事但若因此而放松了对城防的警惕那就不是什么好事而是坏事了。

    正因为河北道形势的不稳定安禄山才急切需要洛阳稳定下来而把控洛阳通往长安驿道的新安就更要尽快拿下来。

    他决定召集县廷中的所有官吏召开一次军事会议其主要目的就是向诸位官吏提醒新安或许即将面临叛军的大举攻城。

    司户佐统计了全县的壮丁可堪一用的大致在五千人上下。如果将甄选范围再扩大一些这个数字可以涨到八千。

    &nb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