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第九百八十五章:仓场之谈话

    轰天惊雷,第五琦被震的身子发颤,耳朵嗡嗡直响,但此时他已经顾不身体的不适,因为他刚刚目睹了此生绝未见过的骇人场面。 数十个实心的帖弹丸裹挟着热浪发出阵阵破空之声,在第一次落地之后迅即又弹跳向前,溅起的泥土和碎石四处飞溅,里许外的一处院墙,竟生生被砸的轰然倒塌。

    第五琦曾经做过边军司马,也见识过阵前大战的境况,自问如果这七十门火炮面前的是血肉之躯组成的军阵,其所造成的杀伤力简直难以想象。不论威力,单单是这震耳欲聋,堪惊雷炸响的火炮声足以吓破一大群人的胆。

    不过,郑显礼的脸却没有第五琦所预料的得意,恰恰相反,他的脸色十分严峻,似乎很是惋惜,又很是低落。

    “将军试炮成功,何以愁眉苦脸啊”

    郑显礼指着不远处的炮阵,叹了口气。

    ‘第五相公请看,炮阵有五门火炮因为维护不利,已经炸膛,不堪使用!’

    第五琦顺着郑显礼的手指望去,果见有几门火炮在试射之后变得面目全非,触目惊心,原本厚重的铸铜炮管从炮身断炸开,断裂的黄铜茬口闪着锋利的光芒,令人不寒而栗。他暗暗咋舌,想不到火炮的威力竟如此巨大,连任性十分之强的铸铜都能炸裂。

    “难道这叫的物什,威力竟能毁灭金铁”

    郑显礼默然点点头,损失了五门炮令他心疼不已,此时早没了闲谈的兴致。然则,第五琦心还有许多疑问没能解开,便连珠炮似的一个接着一个问题的抛了出来。

    “威力如此惊人,为什么不大规模的装备军队”

    “如果装备了军队,是否有可能被敌国学了去”

    “的制造都需要什么东西……”

    郑显礼整理了一下心绪,淡然答道:

    “秦大夫说过,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不只在于用什么武器,关键是要有着坚定的信仰,钢铁一般的纪律,两者若都能做到,便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火器虽好,但技术过于简单,敌国只须假以时日研究,三五年内可以造出来,所以啊,强军之根本还是在人!”

    这番道理说的第五琦有些发懵,难道那些普通的军卒也要有坚定的信仰吗那么,这个信仰又是什么至于所谓钢铁一般的纪律倒十分容易理解了,神武军以军纪森严闻名于各军,这已经是尽人皆知的秘密了。

    思忖间,第五琦的手便不经意抚在了断裂的炮身,锋利的茬口登时在他手掌心割了道一指宽的伤口,殷红的血液汩汩涌出,疼痛感令他猛的收回了手臂。

    第五琦看着仓场的炮阵,心里继续盘算着,的造价他还不太清楚,但已经大致估计出了七十门炮所需耗费的黄铜,如果悉数铸成铜钱,可抵数十万贯。

    同时,他又觉得,算花费如此巨大的数额也是值得的。

    “真想看一看炮阵歼敌时的场面,一定痛快极了!”

    第五琦身负扭转财政亏空局面的重任,因而没有任何机会离开长安,更别提到灵武去观战了。

    郑显礼道:

    “短时间内炮阵还不能形成预期的战斗力。”

    第五琦问道:

    “这是为何”

    “第五相公应该已经注意到了,这里操炮的都是军器监的工匠,他们都身负绝技,根本不可能阵杀敌,因而需要另行训练炮兵,训练炮兵熟练的操控一门炮,并非三两日功夫可一蹴而的。”

    第五琦有点扫兴。

    “难不成攻打灵武时,这些火炮没甚用处了”

    “也不尽其然,火炮依旧可以发射,但效率和许多战术动作是没法完整的做出来的!”

    忽然间,郑显礼话锋一转。

    “秦大夫说过,除了可以用在铜炮身,还能用在一种身管更细的“火炮”面,粗细大致也相当于长戟的木杆……”

    第五琦觉得怪,火炮造成了长戟木杆的粗细,难道用来打蚊子吗

    紧接着,郑显礼给出了答案。

    “一旦这种火器问世,便可取弓箭而代之,以往训练弓手至少以一年为期,打造长弓也要三两年的功夫,弓手更要选拔身前体壮,尤其是膂力过人的军卒,这大大的限制了弓手的规模。一旦有了这种细身管的火炮情形大不相同了,非但几日功夫能造出一把来,训练也只须三五日,同时又没有身体条件的限制,算妇孺也可以轻易的操作……”

    实际,郑显礼在说这些话时,他也很难理解这种细身管的火炮怎么能够单兵携带操作,至于大规模的生产制造,以军器监工匠现在的水平,还远远达不到要求。

    如果郑显礼都觉得有些天方夜谭,更别提第五琦了,他觉得郑显礼是陷在了对秦晋的盲目崇拜当众,以至于秦晋说些什么都将被无条件的奉为真理。

    在第五琦看来,有这些火炮已经足够了,算敌国能仿制出来,那也是三五年,甚至七八年以后的事情了。

    有这么长的时间,唐朝早肃清了叛乱,继续开疆拓土也不是不可能。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